第127章 对视
第127章 对视
魏晋笑问道:“你是不是墨家的那个谁?”
年轻剑客脸色不太好看,心想阿良前辈你就不能多说一个名字吗?
他对魏晋说道:“稍等。”
年轻剑客转头对那个依附于匾额的女鬼,皱眉道:“楚夫人,事已至此,你能否拿出一点诚意来?”
魂魄隐匿于金字匾额的女鬼点了点头,随后天幕渐渐消失,这是山水地界消散的迹象,性质类似市井百姓的开门迎客。
她再孤陋寡闻,同样听说过此人的种种传奇事迹,出身墨家游侠一脉,与一位身份显赫的宗门巨子,投靠大骊宋氏之后,立即被大骊皇帝奉为座上宾,如今贵为大骊京城的守门人之一,是大骊震慑山上势力的关键人物之一。据说一有空暇,就会独自游历四方,每有山川奇观,便将其化作自己的剑意。
如此一来,礼部郎中和绣花江水神出现在街道上,纷纷对年轻剑客抱拳行礼,后者不过点头示意而已,足可见此人在大骊的超然地位。
那尊阴神也站在了陈平安身边,煞气冲天,方才他差点拼了修为道行不要,也决意打断此处山根,要与嫁衣女鬼来个鱼死网破,一旦山根碎裂,就意味着女鬼的护身符不复存在,会彻底失去与那些十境修士抗衡的底气。
匾额当中伸出一条羊脂美玉似的的手臂,地上的那件嫁衣晃晃悠悠飘向匾额,当女鬼从匾额钻出的时候,又穿上了这袭嫁衣,先前身躯被神仙台魏晋两剑切割为四,哪怕她身陷命垂一线的险境,仍是不忘维持嫁衣的完整,足可见对嫁衣的珍惜,近乎魔怔执念。
女鬼落地后,无意间瞥见那些孩子背后的书箱,眼神瞬间变化,一身戾气暴涨,虽然竭力压抑,可是女鬼的异样,一展无遗。
年轻剑客叹了口气,望向在绣花江渡船有过一面之缘的草鞋少年,语气真诚地恳求道:“能否请你们先收起三只书箱,这位楚夫人对读书人的怨念,便是她当年放弃山水正神的症结所在,此中缘由,实在是一言难尽。陈平安,只希望你们能够网开一面,看在并未酿成大错的份上,此次恩怨就此揭过,如何?”
年轻剑客想了想,笑道:“如果可以的话,只需要答应我施展一个障眼法就行。”
陈平安点头道:“可以。”
很快三只翠绿小书箱就消失在众人视线当中,当然,如果练气士凝神视之,就会现出原形。
年轻剑客最后重新望向魏晋,这位东宝瓶洲最年轻的上五境修士,而且还是战力可以拔高一境的剑修。
不惑之年的上五境,不管放在什么大洲,哪怕是那座泱泱浩大的中土神洲,一样是足够骇人听闻的天之骄子。
风雪庙魏晋,大骊宋长镜,在于山上修士而言的“年轻”一辈中,是当之无愧的南北双璧,如今一个破开十境跻身剑修十一境,一个达到传说中的武道止境第十境,果然都没有让人失望。
两人“一文一武”,未来成就,皆是不可限量。
年轻剑客笑问道:“不知魏剑仙此次赶赴大骊,除了解决今日风波,可还有其它想法?”
一直以侠士身份行走江湖的白衣剑仙,笑着反问道:“若是没有其它想法,会如何,有,又会如何?”
年轻剑客直截了当道:“若是仅仅游览风光,除去大骊几处禁地,其余地方都欢迎魏剑仙莅临,如果不嫌弃,在下愿意作陪,若是趁着大骊局势动荡,有所图谋,那么在下便会挡在这里,亲自试试看魏剑仙的飞剑,到底有多快。”
魏晋收起手中名为高烛的名剑,悬挂腰侧,“风雪庙内,我素来最为敬重阮师,只是因为各种原因,一直素未蒙面,故而接到阮师从骊珠洞天传出的太平牌讯息后,便接下了一桩任务,护送这些孩子去往大骊边境野夫关,只是中途遇到一位名叫阿良的前辈剑客,指点了我一番剑术,才有此次闭关破境的机缘,所以我这次北上,你不用担心什么。”
对面那位一手搬山剑术极为惊艳的年轻剑客,以诚待人,魏晋本就是磊落豁达的性格,并未将他略显生硬的姿态视为挑衅,而是袒露心扉道:“如果你想要切磋剑术,我是很乐意的,之前本以为家乡这座宝瓶洲,已经没有继续游历的必要,听了阿良许多关于外边的说法,我便很想去倒悬山那边看一看,去阿良历练的地方,真正砥砺自己的剑道。”
正因为走过很多地方,见过很多人,魏晋才更加清楚“坚持”二字的可贵。
目盲老道人根本插不上嘴,也完全没胆量开口说话。
一个赫赫大名的风雪庙魏晋,就足以让这位旁门老道感到窒息。
上五境修士,在东宝瓶洲,是何等凤毛麟角的存在,需知十境修士就已是一国砥柱,无一不被君王皇帝当做镇压国运的供奉,上五境练气士,哪一个不是神龙见首不见尾,那可是能够开山立宗的存在,一座宝瓶洲,王朝林立,但是以宗字作为后缀的仙家府邸,又有几座?屈指可数!
魏晋双手抱拳,对年轻剑客说道:“后会有期。”
年轻剑客亦是抱拳还礼,“希望将来能够在宝瓶洲,听到倒悬山传来关于你的消息。”
两人剑修相视一笑。
白首如新,倾盖如故,即是此理。
陈平安轻声道:“走了。”
李宝瓶、李槐和林守一点了点头。
目盲老道一咬牙,壮起胆子小心翼翼问道:“这位仙师,小道有两个徒儿被楚夫人……留在府中做客,能否让小道带着离开?小道只怕徒弟们粗鄙顽劣,会不小心坏了楚夫人的规矩……”
年轻剑客转头对嫁衣女鬼温声说道:“楚夫人,能否放行?”
嫁衣女鬼点头道:“既然大人发话了,妾身怎敢不从。”
这位深藏不露的京城守门人,推剑出鞘寸余,就能够挡下魏晋的第三剑,分量有多重,嫁衣女鬼心知肚明,总之绝不是她能够抗衡的,哪怕是巅峰时期的她,坐拥山水地界的庇护,恐怕一样毫无意义。
更何况她算不得货真价实的十境,而这位墨家豪侠出身的古怪剑客,天晓得会不会跟魏晋一样,已是第十一境的陆地剑仙。
她有些恼火,眯眼望向那些少年少女,若非他们当中有人害得自己点不着灯笼,又看到了他们负笈游学的可憎模样,她怎么可能沦落到现在的凄惨处境,不说自己挨了剑仙魏晋的两剑,差点就连山根水源也给那尊阴神打坏了。
魏晋牵过白色毛驴,对陈平安一行人笑问道:“那我们动身赶路?”
陈平安当然没有意见。
多出一个陆地剑仙的游学队伍,就这么缓缓离开。
李宝瓶来到陈平安身边,“小师叔。”
陈平安轻声问道:“怎么了?”
李宝瓶嘿嘿一笑,“没什么!”
陈平安揉了揉她的脑袋。
红棉袄小姑娘与陈平安并肩而行,其实她是有些想念自己的大哥了。
嫁衣女鬼一招手,将跛脚少年和圆脸小姑娘从花园随意扯出,丢在目盲老道人身边。
在这之后,她眼角余光瞥去一个方向,刚好,嫁衣女鬼看到那草鞋少年回头望来的视线。
双方对视。
少年眼神冷漠。
嫁衣女鬼在一瞬间,没来由有些心悸。
只是她很快就觉得荒诞可笑,迅速收回视线,不再浪费时间在一个平凡少年身上,嫁衣女鬼想不明白自己为何会如此疑神疑鬼。
之后等她鬼使神差地再次望去,草鞋少年已经背对着她缓缓离去,自然而然落在队伍的最后边。
福禄街桃叶巷的四大姓十大族,仅是那三十余座龙窑窑口的争夺,千百年来就充满了勾心斗角,不乏血腥味,只不过现在成了龙泉县,敞开门户,不得不抱团聚势,但是私底下,谁不在与大骊朝廷、与那些买下山头的仙家势力,暗中联络?
有些传闻,外边传得煞有其事,其实一街一巷并不当真,比如四姓之一李氏的龙麟凤,随着李宝瓶的先生,那位山崖书院山主的黯然落幕,就更像是一个笑话了。反观赵繇在内的几名少年读书人,这些个真正有望成为山上神仙的年轻人,才是小镇大家族不敢小觑的存在。不过李氏家主的二子,大小李当中的小李李宝箴,听说在京城遇上了贵人,破格成为了国子监监生,跟随当朝名士刘文虎学习《大礼》,在小镇引起过一阵小小的波澜。
至于李虹的长子,福禄街所有长辈的印象,就是那个读书读傻了的书呆子,而幼女李宝瓶,则是那个从小就不着家的小疯丫头啊。除此之外,就没什么出奇之处了,唯独李宝箴,还算有点光耀门楣的希望。
李家书房内,一位神色疏淡的年轻人,将一封来自大骊京城的书信交给父亲李虹。
李虹笑道:“宝箴跟他妹妹一样,宁肯寄给你这个大哥,也不愿寄给自己爹娘。”
年轻人苦涩一笑,轻声道:“信上写的东西,爹你要有点心理准备。”
李虹脸色瞬间凝重起来,抽出信纸后,粗略看过之前的寒暄问候,越到后边,眼神越是阴沉,男人起身点燃一盏油灯,搁置在笔洗之中,一点点烧掉这封家书,灰烬缓缓落在梅子青色的精致笔洗之内,男人用了两个字,来给自己儿子的所做作为盖棺定论:“胡闹。”
李虹问道:“此事你怎么看?要不要听从你弟弟的建议,将朱河朱鹿父女祖祖辈辈落在我们李家的贱籍,通过县衙那边削去,帮忙提为平民?”
朱家父女若是成功更改了户籍,从龙泉县福禄街李氏的仆从贱籍当中划掉,获得了平民身份,从此子孙不用世代为奴做婢,用鲤鱼跳龙门来形容也不为过。只不过宰相门房七品官,孰优孰劣,全看脱离贱籍之人的本事高低,只会阿谀之辈,当然是依附大树更为稳妥,如果有真才实学,自然是自立门户更有前途。
年轻人苦笑道:“爹,你已经有主意了。”
李虹身体后仰,靠在椅背上,双手揉着太阳穴,“可我还是想听听你的看法。一个家族,总不能人人想着富贵险中求。”
年轻人安安静静坐在那里,眼神明亮,“真正棘手的地方,在于爹不管偏袒哪一方,都会让另外一人对家族产生隔阂,所以宝箴这次做得不对。宝箴一意孤行,不给自己和家族留退路,更不对。这么做,不厚道,对不住那个叫陈平安的泥瓶巷少年,最不对。”
李虹眼神复杂看着这个嫡长子,“宝箴什么性子,你这个做哥哥的,岂会不知?早知是如此两难的尴尬境地,为何当初你不随他一起去京城?”
年轻人无奈道:“爷爷闭关,宝瓶离家,加上如今小镇形势翻天覆地,正是决定各大家族未来走势的关键时期,容不得我们李氏灯下黑,我走得不放心,就算要走,也要等这边形势明朗。实在不行,科举一事也可以放一放。”
听到前边老成持重的言语,李虹微微点头,等嫡长子说到最后一句,李虹顿时急眼了,直起腰,高声道:“绝对不可以!科举取士,是重中之重的大骊国策,丝毫不亚于朝廷对山上势力的招徕!李宝箴比你性格急躁,离家之前,虽然在我和你们爷爷眼前,口口声声离开小镇后,他要讲规矩,以阳谋行事,绝不可以心怀侥幸,兵行险着,但结果呢,还不是来了先斩后奏这么一出?所以只能由着他胡闹,如此一来,你如果延缓科举,就等于拖慢家族的脚步最少三年!”
年轻人将一句到了嘴边的言语,默默咽回肚子。
只要说出口,就意味着他和弟弟本就不算太好的关系,会瞬间跌落谷底,甚至再无缝补修复的可能。
而且说了毫无意义,因为爹在内心深处,并不否定弟弟的富贵险中求。
在错误的道路上,早起奋发三年,在正确的道路上,按耐住蛰伏三年,两者对家族未来三十年,对两代人影响的差别,不言而喻。
年轻人走出书房后,独自走在雕花素雅的宽敞外廊,他突然听到檐下一串风铃的叮咚声响。
他袖手闭眼,微微仰头,听着叮叮咚咚的空灵声响,呢喃道:“聪明人太多了,也不好。”
青衫读书人,名为李希圣。
(https://www.xlwxww.cc/1008/1008171/116459911.html)
1秒记住乐文小说网:www.xlwxww.cc。手机版阅读网址:m.xlwxw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