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开学啦
“咯咯哒,咯咯哒。”听见母鸡下蛋的叫声,悠悠赶紧抓了把秕子跑出去,撒出去的同时还带着空间里的配方饲料,要不这些鸡下蛋能这么勤。
“姥姥,是个带血丝的。”悠悠拿着鸡蛋让姥姥看。
“不能啊,哪个鸡下的?”姥姥问。
“那只。”悠悠指着一只芦花鸡对姥姥说。
“二奶奶,您家的鸡撩蛋啦。”姥姥高声喊。
二奶奶闻声从她家出来,走着说着:“就喂这几只鸡,下蛋晚不说,还去抢你家的鸡窝。”
姥姥把鸡蛋递给二奶奶,“别说还真是,人爱凑堆难道鸡也喜欢扎堆。”
悠悠在心里说:想什么呢,还不是在咱家吃食吃习惯了。
正月十八村里的小学开学,十七上午妈妈和另外两名老师就到学校做准备。
村里的学校建在防台上,防台在牛屋的西面,比牛屋顶还高出一米多,得有七八米,比村里人盖房子的岗子还高,和黄河大堤不差上下。
防台上面近2000个平方米,有三亩大小,是国家给滩区群众建的防洪设施。
防台上建了两排房子,每排十间房。学校在前面的一排,一个教室两间房,共三个教室。
村里的小学只有1到3三个年级,4、5年级的学生去黄河大堤外的周楼村小学。
三个教室在西边,中间的2间是教师的办公室,东头的2两间是孙老师的住房。
孙老师是公立教师,县师范毕业,也是韩屯小学的校长。除了管理学校外,还负责教二三年级的算术课。三十多岁的她带着三个孩子,大女儿8岁,小儿子才3岁,她爱人在部队是个连长。村里给她提供蔬菜和柴禾,自己开火做饭,学校放假她就带着孩子回家住。
学校的另一个老师姓石,五十多岁,和悠悠妈妈一样,也是民办教师。石老师出身富农家庭,是解放前的老初中毕业生。他教一年级的语文和算术并兼着二三年级的书法,主要是学写毛笔字。家在西边邻村石庙,距学校一公里远,石老师在家吃住。
悠悠妈妈教二三年级的语文,兼着三个年级的音乐和美术课。
后面的一排房子东面两间是磨房,其余的放着生产队的东西,磨房前面的空地上有一盘石碾。
村里喂了十六头牛和两头驴,比别的生产队养十头牲口的多了快一倍,可是韩屯村耕地较多,牲口还是有点紧张。
幸亏韩屯村每年上交的公粮数量多,在县里出了名,奖励了一台拖拉机。两头驴就用来给社员拉磨,每天安排四户,十来天安排一轮,这在整个公社也是少有的福利,深受全村群众特别是妇女的欢迎和感激。
这两年虽然有了打面机,但每斤需交一分钱的加工费,这个年代缺少油水,人们的饭量都大,壮劳力一天最少二斤,一家五六口人,平均得七八斤粮食,要是打面得七八分钱,一斤咸盐才七分钱,人们为了省钱还是自己磨面吃。
下午,姥姥和村里排上推磨的人家换好了时间,趁妈妈开学前磨面,一个人实在是忙不过来。
为了磨面,姥姥头天就把要磨的粮食,用簸箕簸了又簸,挑净粮食里面的坷垃,最后再用毛巾蘸着清水来回地擦净晾干。
磨的是姥姥口中的杂面,就是高粱和黄豆,装了满满的一大布袋。姥姥说一百多斤,够吃到出正月了。
悠悠看了一下,高粱少豆子多。姥姥掺高粱时特别的珍惜,嘴里念叨着:“还真不禁吃,不知道能不能撑到新高粱下来。”
悠悠想着拉嗓子的杂面包子,疑惑的问:“姥姥,高粱一点也不好吃,咱光吃豆面不行吗?”
“那可不行,掺的高粱少了,蒸的干粮都散的拿不起来,光豆面更不行。你没见二爷家蒸豆面馍啊,都是捏团子,熟了用碗乘着吃。再说了,豆面喝粥不乱锅,还一股子豆腥味。”
“他家的高粱哪?”
“这不是穷吗?家里人个子大饭量也大,家里没存粮,队里分啥吃啥。高粱比豆子早下来一个多月,等豆子下来就吃的差不多了。剩下点高粱得留着喝粥,就舍不得往豆面里掺了。以后就好了,宝景大了,能挣工分了,分的粮食多了还好过点。”
悠悠跟着去了磨坊,看到磨坊里石磨厚厚的两层,置放在垒砌的高台上,下层固定,上层转动。抚摸着石磨上咬合得天衣无缝的沟槽,悠悠衷心的佩服现在的石匠功夫了得。
爸爸帮着把准备好的粮食背到了磨坊,姥姥把要磨的粮食倒在磨盘上,再用手拢成上尖下圆的形状。
二爷帮着把毛驴牵进来,伸手拿起一块蒙眼罩,戴到驴的双耳上。接着,又给驴围上“扎脖”,再把一套拉套套到驴身子的两侧。最后,把拉套的末端挂到磨棍的连杆上。
当准备工作就绪后,姥姥“喔”的一声,驴子立马竖起双耳,四蹄紧蹬,开始了漫长的环形跋涉。
也就是从这一刻起,古老的磨房里开始响起石磨的噜噜声,驴蹄的踏踏声,筛面罗“呼答呼答”的滑动声……这些节奏不一的声音相互交织,宛如一支长长而又沉沉的乐曲回荡在悠悠的耳畔。
当磨盘上的粮食在一遍遍碾磨时,姥姥跟在毛驴的后面,拿着个扫帚把磨碎的粮食沿着磨盘外沿向里扫,毛驴停下来的时候,姥姥就用扫帚抽打几下,大声地呵斥着。
妈妈用粗细不一的筛面罗把碾碎的粮食糁分成细粉、粗粉等,一直到粮食在石磨上碾得只剩麸皮时,还舍不得丢弃。再一次用粗罗将麸皮筛上一遍,收集一部分泛红的麸粉。这些麸粉虽然已没有太多的“油水”。但是,在以后蒸馍、熬稀饭时,把它掺进去,还是可以填饱肚子的。
大概三个小时的时间,粮食磨完了,古老的石磨终于停止响声。姥姥从磨道里把驴牵到院子里,为它去掉蒙眼罩。然后忙着收拾石磨上剩余的麸皮。
此时,累得浑身是汗的毛驴禁不住对着空中“昂昂”长嘶,然后,打上两个长长的喷嚏,身子一软躺在地上,左一个右一个打起滚来。也就是在这左右的翻滚中,毛驴一身的劳累慢慢消尽。
姥姥和妈妈尽管用头巾包的严严实实地,眉毛和眼睫毛都是白花花的,浑身沾满了面粉。姥姥慢慢直起弯了一下午的腰,用拳头捶打着,扯下头巾拍打身上的面粉。
晚上,哥哥收拾自己的书包。让姥姥把在公社新华书店买的两张水帘纸用线缝成作业本,拿着镰刀头仔细的一页页割开,从原来买的作业本后面小心地撕下一张没写字的纸张,垫在新本子的第二页下面,水帘纸薄清楚地透出下面的线条和格子。
“看得清清楚楚,一个本子能省2分钱,够买支细铅笔了”。昊昊拿着新本子,给家里人看。
悠悠看着兴高采烈的哥哥,心酸的要死。七岁正是无忧无虑的年纪,为了2分钱,将自己的聪明才智发挥到了极致,懂事地让人心疼。
开学了,防台上热闹了起来,孩子们的笑声,叫闹声传出好远,悠悠领着弟弟去凑热闹。
三四十个孩子在教室外的空地上玩耍,跑着、跳着、打着、闹着。男孩子杀羊羔(类似老鹰抓小鸡游戏)、斗拐,女孩子踢毽子、跳沙包、跳绳。
毽子是两个铜钱摞在一起,中间的方孔里穿着一撮麻,把麻从中间压开散成一圈。有的还染上鲜艳的颜色,踢起来非常好看。只有少数的毽子用的是长长的鸡毛做的,可以算是极品了。
最热闹的游戏是挤老牛,十多个孩子背贴着教室的南墙,喊着号子一起忘中间挤,中间的孩子很快就被挤了出来。赶紧排到边上,跟着往里挤。
孩子们嗷嗷的喊着,挤的满头大汗,每个人的背上都沾上了墙上的泥土。再看看孩子们靠着的墙,被磨的光滑亮堂,特别的干净。
上课了,悠悠挨个教室看了一圈,一个班才十多个孩子,都坐得直直的,挺着胸脯,把双手背在身后。男孩多女孩少,奇怪的是每个班里都有几个两三岁的孩子,跟在大孩子的旁边,乖乖的坐在自带的小板凳上。
回家问姥姥,姥姥告诉她那是家里的孩子多没人看,大的上学得带着小的。
妈妈开学了,姥姥忙了起来。不仅要做家务,还和二奶奶准备开始按(织)布。先得把纺好的线穗子,在打车上挄成线拐子(约一米长的线圈)。
瞅空就关注下小姐弟俩,怕出什么意外。尽管悠悠保证自己能看好弟弟,可是被姥姥当成孩子话做不了真。
学校上课时间较松,上午三节课,八点半到十一点;下午两节课,两点到四点。每节课四十分钟,课间休息十五分钟。学生们的作业都是在课堂上完成,下课就把作业本交上去。
从来没有家庭作业,课堂作业也少。语文就是写一遍生字、组词、造句,三年级一星期才做一篇作文,绝没有后世里一个字写一张的变态作业。算术把课后书本上的作业完成就行,也没有超量的课外作业。
学生们每人两个作业本,三年级的多一本作文本。作业本一个用一个学期,一天都写不了一张纸。
悠悠看过妈妈收的作业本,学生们的字一笔一划工整极了,错了的在后面写一个改过来,不像后来的作业字体潦草,应付公事。
上课前、课间休息的时间,学生们都在教室外面的空地上尽情地玩耍,尖叫声,打闹声,欢笑声交杂在一起,传出好远,传到了悠悠家。
后世的孩子特别是城市的孩子,比起现在的孩子来,失去了多少快乐的童年时光。
开学了,迪迪也多了玩的地方,一天上下防台好几次。上课前去,课间休息也去。他才两岁多的孩子,生物钟特准,每天快到下课的时候,就拉着悠悠爬防台,上去和学生们玩。
其实根本没人理他,他就是跟在大孩子的身后看热闹。瞅冷子给别人倒个乱、使个坏的,不过同学们看在妈妈是老师的份上,没人跟他计较。
要是有个别的朝他瞪眼睛呲牙,他一准大声的吆唤,大舅家的两个表哥和昊昊立马过来帮他。
悠悠每次都看着笑,骂他“狗仗人势”,自己倒是和一帮女孩子玩得非常开心,好像要把上一世灰色童年的遗憾都弥补过来。
大舅舅家的志远和志亮贪着和昊昊玩,不只是每天到悠悠家吃剩干粮,午饭经常在悠悠家吃。
现在的孩子没零嘴吃,饭菜又缺少油水不顶饿,半晌都去家里拿剩馍吃。十来岁的孩子正是长个的时候,冬天大人们就把剩馍放在锅里,灶下专门塞把柴禾,半晌吃时馍还是温热的。
在队里的大院子里三人尽情的跑着、闹着,迪迪跟在后面撵着追,拾个拉笑。想到后世里孩子们沉重的课业负担,悠悠深深地替现在的孩子感到幸福。
(https://www.xlwxww.cc/130/130475/426302250.html)
1秒记住乐文小说网:www.xlwxww.cc。手机版阅读网址:m.xlwxw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