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3章 担忧


  他们二千人的大村子,才62台机子。舅姥爷在南边的防台上,给他们腾了间房子。大舅妈和她们村的领队的,一块商量着,分了4个组,很快就上手了。

  其他的大队看见了,也都和石庙学,连人带机子一块来。韩屯村的公用房多,大部分都腾了出来。幸亏只有8个大队,除了张集,别的村就没有能凑够十五台缝纫机的。

  也不知大家是咋领会的,他们一致认为,必须得15台缝纫机才能生产,因此到韩屯来的都是十五人一组。

  这样也好,方便了大舅妈。她照葫芦画瓢,一个人就搞定了培训的事。来的这些人,基本上都是熟练工。安排好流水线,很快就能上手。

  韩屯村虽然位于张集公社的东北,进村还得绕路。不过,大家同属于一个公社,最远的也不过十五华里,骑自行车来回还算方便。

  来学习的妇女早出晚归,中午自带干粮,用韩屯村的大锅溜热,吃完喝点热水,接着干。晚上,她们回自己家住。

  在韩屯有亲戚的,也有借住在亲戚家里。大舅妈把朝霞舅妈留给她的缝纫机,送给了二舅妈的娘家弟媳妇。她的娘家是向阳大队的,跟着娘家人参加了服装厂。

  大舅妈托三舅妈又买了两台新缝纫机,送给自己的弟媳一台,让她也参加了向阳大队的服装厂。

  她们两人都是向阳大队的,离家比较近,中午在悠悠家吃饭,晚上会自己家居住。

  村里一下子多了一百多的外来人员,整个村子乱哄哄的,大家的注意力都放在了服装厂上,舅姥娘也没发觉打仗的事,这让舅姥爷松了一口气。

  “老儿子,大孙子,老太太的命根子。”舅姥娘这么开朗的人,看到老儿子,稍一激动就掉泪。

  其实除了有心人,79年的对越反击战,还没有三中全会吸引人。国家也没大力的宣传,好多人不知道,特别是农村人,消息更是闭塞。

  来韩屯学习的人员,开工一个星期后,舅妈根据她们的实际情况,重新调整工序,接着观察三天,再稍微调动一下,就和她们签订合同,让她们带着活计回去了,基本上成了为期十天的培训班。

  张集公社统一制定了服装厂的管理办法,韩屯村每件衣服抽取一分钱的管理费。

  一直到二月二十日,才算是结束了。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张集公社多了12个村办服装厂,372个工人,速度快的令人咂舌。

  由于实行计件工资,大家的积极性都很高,春天不热不冷,气候又适宜。产量上升的很快,每天人均生产15套干部服,一天的加工费高达4.50元。折算下来,平均月工资120多元。

  看到这么高的收入,好多的人不理解。“县里的被服厂,都是熟练工,人均日产量还不到5套,你们这刚开始干,咋比她们高出三倍来。”

  服装厂的妇女挣钱多了,说话胆气也壮:“俺们一天干12个小时,她们说是8个小时,哪有干满点的。再说了,俺们是计件算钱,她们吃的是大锅饭,出力的还没磨洋工的多。”

  悠悠暗自洋洋得意,咱这后世的科学管理方法,放在什么时代都是拔尖的。

  整个公社每天加工干部服5500套,月生产量16.5万套。姥姥运来的十万套干部服,都发放了下去。二月十六,娘俩又运回来十万套的干部服衣料。

  加工好的衣服,不在外面熨烫,悠悠在空间里直接用机器人做定型处理,快捷方便质量还好。

  生产出来的干部服,还没够胜男舅妈往外批的,悠悠又从空间里给她补充了二万套成衣。

  自己生产的干部服的利润分配,全家人在一起合计了一下。成本价14元,批发30元,每套利润16元。

  舅姥爷的意见是大舅、三舅和姥姥各占三分之一,大家伙的意见是加上舅姥爷,各占四分之一。

  最后,还是按四份分配。10万套涤卡干部服,一家分了40万。大舅妈拿着钱,激动的打哆嗦:“姑啊,俺原来想着,一个月挣六十元钱,就知足了,咋这么多啊。咱这衣服买的也不贵啊,和百货大楼里的一样。”

  舅姥爷郑重的嘱咐爱国舅舅:“回去把钱藏好了,可千万不能走漏了风声,这可不是小事,关系到咱全家人的安全。”

  舅姥娘把自家的钱交给舅姥爷:“您啊,还是先操心自家的钱咋放吧,我做梦也没想到会有这一天。妹妹啊,你就是咱家的财神。”

  七十年代末,人们的生活水平有所提高,可家中有千元存款的人家,还是极少的。像韩屯这样的万元户,就没听说过。韩屯村对外也是满得结结实实,至今没人露出一点风声。

  几十万的存款在现在算得上是天文数字了,透露出去绝对引起轰动,绝对成功的进入国家有关部门的视线。

  看着他们激动的神情,悠悠内心有愧,每套衣服自家多拿了5.30元钱。10万套就是53万元。

  姥姥倒是想得开:“等以后有机会了,再给她们,都是一家人,没必要分那么清楚。悠悠啊,你给姥姥记牢了,你这里面的事情,可千万不能说出去。”

  3月16日,对越自卫反击战胜利结束,三线部队全部撤了回来。报纸广播大力的宣传,打仗的消息迅速传播开来。农历的二月二十日,舅姥娘终于知道了。

  她躲在家里偷着哭,这个年代一人参军全家光荣,保家卫国是军人光荣的职责。在外人面前,可不敢说半句后悔的话。

  舅姥娘拉着姥姥的手,俩人相对默默流泪:“妹妹,我是真后悔啊,没拦住俩孩子,让他们当了兵。你哥在外面当兵的时候,我就成天跟着提心吊胆的。

  从朝鲜战场上回来,你哥提出回家等你,我是没一点意见。也不只是为了等你,主要是想着回家过个安稳的日子。

  没想到老了老了,还是没能躲过去,俩孩子都在部队,还都是领导,就是想退伍咱说了也不算。

  更别提在这节骨眼上,早先国民党裹壮丁,没当过兵的抓起来就走。现在的退伍兵,战事吃紧了,也得重返部队。

  就说卫华吧,回城嫌他身份不好,这打起仗来,身份就没事了。帮他们看个病,还看到战场上去了。”

  


  (https://www.xlwxww.cc/130/130483/448354690.html)


1秒记住乐文小说网:www.xlwxww.cc。手机版阅读网址:m.xlwxw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