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1章 奇怪的重力球
“人工伪重力?”
杜老立刻意识到,这又是一个超级牛逼的科技,身体顿时直立起来,形成了一个小破站弹幕中所谓的‘战术后仰’。
“对!我们的身体结构注定了我们人类不可能长时间的在太空中漂浮生活和工作,这会让我们的肌肉萎缩,和流失大量骨质中的钙质。你看我去了太空几个月,除了每天要求的行走康复训练外,我现在都还被康复医生要求坐在轮椅上。”
章成铭无奈的指指屁股下的轮椅。
对此,杜老深表理解,国内的航天员在空间站值守半年后,刚着陆时为了他们的身体着想,都是将它们抬出返回舱的,而且通常这种康复训练也要持续数个月甚至半年。
(注:小插曲小知识,神舟飞船落地时,一些人总纠结返回舱为啥不立着而是侧倒。这个有不少原因,但单从航天员出舱来说,因为要抬出舱,所以神舟飞船从某种意义上,侧倒更利于搜救人员将他们抬出舱,如果舱门垂直对着天,虽说搜救队也有这样的训练,但顺着抬出来总比向上送高外出后再送下来要方便)
“所以我们的战士不可能像我这样,上太空巡逻半年,然后下来后又修整康复半年,这样对我们的兵力调动和军事部署带来极大的困扰。”
杜老听闻此言频频颔首认同,尼玛上太空半年下来休息半年,这仗还特么怎么打。而且这样做会极大的浪费人力资源配置,原本100万太空战士愣是要折腾到200万……不!如果算上有些人没能顺利康复,以及日常的轮替,至少需要3倍以上兵力来备战部署。
这种凭空增加的人力闲置成本实在是太令人无语了。
“那在零钢中加入氦元素,就能形成重力?为啥是伪重力?”
杜老在反问时,突然注意到章成铭并没有直接说成是重力,而是特别在前面加了一个‘伪’字。
“你先看看这个。”
章成铭甩过另一份资料,上面列举了章成铭返回蓝星后,在帝都远程让陆英豪在鹏城的星海车间里造了一个小型的化炼区,通过这个实验性质的化炼区,章成铭获得到了一手的资料。
他指着上面的答案解释道:
“据我目前计算下来的结果……加入氦元素的零钢,在特定的容器里通过对零钢中的氦3进行轰击,形成氦毛子到引力,我们可以做到用大能量来刺激这些氦合零钢,让零钢形成对蓝星、甚至各种星球引力的斥力……”
“反重力系统吗?”
杜老也忍不住的插嘴了,纸上的计算结果和方案确实是让他这个材料学大佬心潮澎湃,他通过那些计算公式,以及推演过程,在脑海中清楚的‘看’到:
那些在球形容器中的氦合零钢在巨大电能的刺激下产生巨量的斥力,然后这些斥力通过坚硬的金属身躯传递到整艘飞船的龙骨上,就像一个巨大的浮力球,愣生生的将一艘万吨级的钢铁巨舰给‘抬’了起来!
“咦?”
不过看到实验后面的结果时,他惊讶的看到,一个重力球产生的斥力是有限的,为了不让重力球做的太大,同时为了保证在战场损坏或者出现什么问题时,有另外一套冗余系统来保证整艘飞船的安全,加装两个甚至更多的重力球来均衡飞船承载能力就成为了最好的选择。
但是神奇的BUG就出现在这里。
因为通过测试发现,两个重力球如果在未连接,也就是没有物理接触连接的状态下,相互之间是没有干扰的。
但是一旦它们发生直接接触,两者就会产生奇异的‘水桶效应’。
水桶效应是经济学,管理学中喜欢拿来解释企业发展的一个例子,以前老式的木桶都是用木板一块块的组合成木桶形状,而决定这个水桶能装多少水,不是木桶上最长的那块木板,而是这个木桶中最短的那块木板。
而两个甚至更多的重力球用不同材料连接在一起,不管这些重力球体积、功率性能有怎样的差异,但是一旦连接在一起,那么大功率重力球产生的重力会很快被小重力球所抵消掉,变成和小型重力球一样的输出功率。
而且不管用再大的能源去刺激这些连接在一起的重力球,它们都不会再有任何多余的斥力产生。
也就是说,这些重力球单独使用没有任何问题,但一旦物理连接,那么这些重力球就会变成弱鸡。
“怎么会这样?难道是使用氦合零钢的缘故吗?”
看到这个结果的杜老一脸的不解,只可惜章成铭也无奈的摇头。
“目前我也没有找到这个现象的具体原因,但大概率推断确实如此,不过现在氦3本来产量就小,而且如果用化炼区简单的把它变成金属氦……它也丢失了里面的氦毛子反而失去了作为捕捉引力的能力。”
作为材料学的杜老知道章成铭所说的缘由,氢可以通过超级高压缩后,使其变成金属氢,而且现在章成铭他们又掌握了绝对零度的生产转换技术,按照这个技术理论,只要提供足够多的氢气,确实可以将氢气直接通过化炼区变成一坨坨沉重的金属氢。
只是这里又出现了一个情况。
传统意义上的金属氢是通过施加巨大压力形成的,一小块金属氢如果一旦失去外界赋予的压力,那么它就会迅速的恢复原来的形态。
而化炼区能直接将氢改变了分子结构从而让它直接变成固态,但改变的分子结构也让它失去了在常压下迅速还原成气体的能力。
而氦……和氢气的情况虽然有些不同,但也差不多大同小异。
而更坑爹的,是通过化炼区变成纯净的金属氦的氦疙瘩,恰恰丢失了最关键的氦毛子。
可如果氦少量的与其他金属结合变成氦合零钢……却特么的又没事!
这……就特么的尴尬了。
“那垚体人……是怎么做到的呢?”
已经发现用化炼区生产出来的金属氦会出现这样尴尬的情况也让杜老无语,只能询问着章成铭。
而面对这个问题,章成铭只能无奈的摇头表示自己也是一无所知。
想到这,章成铭恨不得现在就把那台平板里躲着‘睡觉’的垚抓出来打一顿,这家伙自从被‘关’在那里后,它也似乎认命了,就躺在里面既不吭声也不做气,章成铭喊它,它也不搭理。
反正对于它来说,它们的生命漫长的恐怖,几十万年几百万年它们都这样慢悠悠的度过了,只要平板不断电,它就可以永远的生活在里面。
不过真的能打它一顿估计也解决不了什么问题,现在的垚压根不会回答章成铭任何关于学术上的问题,主要是……
它现在是被章成铭给整怕了。
言多必失!
跟这家伙聊天,艹!说不准保不齐的,就被这小子又套出什么话出来。
所以垚压根就不想搭理他。
无奈之下,章成铭只好自己去寻找答案,反正这一两年来……自己也是基本这么过来的。
“杜老,不管是不是因为这个结果,这些我们先放到后面去解决,毕竟现在我们首要解决的还是重力问题,先让飞船悬浮起来,大不了我们用电浆炮当粒子推进器把战舰反推上太空!”
章成铭不是那种钻牛角尖的死脑筋,现在搞不定不代表着未来搞不定,随着国内在月球上攫取的氦3越来越多,章成铭相信自己今后能找到这个问题的真正原因。
至于他口中刚刚说的把电浆炮当粒子推进器用……
这个还真不是开玩笑,因为粒子推进器的工作原理和工作环境,与电浆炮是近乎一样的。
都是在那个四条导轨的发生器中,粒子推进器是把电子和工质结合后,用轨道加速‘踢’出去产生反作用力推动战舰或者飞船前进。
而电浆炮则是不用工质,而是用那些?矿将无数电子困在导轨中间逐渐充能变成一个球然后……
射出去!
如此一来,战舰的电浆炮也可以变成是推进器,推进器……特么的也可以是电浆炮!
想到这章成铭就恶意的在想,如果按照这样的飞行方式,我看谁特么的还敢用绕背偷袭战术。
在好莱坞电影,以及诸多小日子的动漫作品中,无数桥段,都是主角利用各种手段,绕到敌人的背后发起致命偷袭,从而一举打破了敌军的战力优势。
淦!你以为是绕到对方舰船尾部发动机的位置想偷袭,结果却不知道……
你这特么的是送货上门!!
敌军特么的连瞄准都不用了!!
“行!先解决有无问题再说!我马上研究下你这个氦合零钢的分子结构,还需要什么技术指标吗?”
见章成铭目前也没法解决这个问题,杜老也知道不能再强求什么,人家大佬都搞不定,自己这二把刀就别浪费功夫了,专心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发挥一名材料学专家就已经是大功一件了。
“技术指标……尽量结实、坚固,毕竟它们要承受传递斥力到飞船龙骨上,一味的追求轻而缩减了强度反而得不偿失。”
“嗯……有道理!”
杜老随手取过一张白纸,将章成铭的要求给记录在上面。
“其次就是每条氦合零钢使用的氦3达到一个最佳平衡就可以了,不必要一味的追求单体金属中的氦3含量,我们需要大量的战舰,还需要大量的氦3作为能源,消耗量是巨大的。”
“开源节流,增加氦3的产量,减少氦3的消耗量,这个没问题!”
杜老非常认同章成铭的判断,虽说军用品通常不会太讲究能耗这个指标,但这也是相对而言的,消耗过大也就意味着对后勤的压力增大,也会对生产带来压力。
战争本来打的就是生产和后勤与消耗之间的平衡比,用百万吨的消耗能干掉对方的战斗,却消耗掉上千万吨的资源……那这仗如果不是战略性的胜利,那从成本考量上这仗就是失败的,当年小日子的海军,哪怕再打出几个漂亮的偷袭珍珠港,哪怕是中途岛海战连赢三回……
未来也会被灯塔国庞大的生产力和资源给拖死、堆死!
因为小日子的钢材、煤铁石油等等资源,几乎都是从海外运到本土后再生产的,其成本远比可以直接在本土从原料到生产都一条龙完成的灯塔高很多。
“最后一条……杜老,知道我为什么留你下来,并且告诉你伪重力这事吗?”
听到这话的杜老手中的笔顿时停了下来,不解的看着章成铭。
是啊,我特么的只是一个材料学的院士,你跟我说伪重力这方面的东西干啥?这好像……是属于蓝星物理学科里面的吧……
“因为你会是第一批接触到氦合零钢的人,我需要你帮我用最快的速度,测试出最合适的配比,以及通过实例,来和我一起摸索出一个合适的重力球的设计。”
杜老明白章成铭口中那个重力球指的是什么,就是装满氦合零钢的金属球体。
“刚才的资料结果你也发现了,我们不可能在一艘飞船上使用两个重力球的设计方案,需要一个马上计算、设计出一个最佳的重力球体积,通过它的产生的斥力来形成一个初步的标准,我们需要这个标准,立刻建造出一批用于深空航行的飞船进行大规模的太阳系探索。”
“我明白了。”
杜老立刻明白了章成铭的意思。
这是要尽快的找出一个标准,然后围绕着这个标准建立一系列的标准设计、生产流程。
这样做最大的好处就是提高了之后的标准化设计,也给后续的生产定下标准模版。要不然你生产6米的尺寸我生产5米的尺寸……双方的零配件都没法通用。
只是看到章成铭让自己去制定这个标准也让杜老心中有些波澜,这可是在未来会在教科书、行业标准上留名青史的机会啊,眼前的这位年轻人居然让给了他。
和杜老交待完这些事情之后,警卫员小郑便立刻推着章成铭离开了这里,因为两公里外的设计中心正有着一个问题等着他去拍板。
来到现场,这个设计与施工仅一墙之隔的地方已经闹哄哄的一片了。
“都别吵,章院士来了!”
一到现场,章成铭便注意到,此刻现场的人数不多,也就十来人,但明显分为三拨,一拨是以从船厂过来的那些技术大佬,另一拨则是船舶设计院的设计师,而航天局的那几位……则埋头不说话。
快速了解一下情况,章成铭便知道这里在争论着什么。
舱门!
不管是在水中游弋的轮船、还是在地上跑的车辆,甚至是在太空中飞行的飞船飞行器,只要是涉及到载人,都需要设计进出的舱门。
如果是潜艇、或者水下工作的船舶舱门,通常会通过橡胶或者其它什么物质作为衬垫介质,在舱门关闭锁紧的同时,利用强大的压力更好的完成船体的密封。
但在太空中飞行的航天器就不同,因为对着太阳晒的时候,航天器的温度能升高到零上一两百度,转到阴影面后,航天器的温度又能下降到零下一百多度。
如果使用橡胶这种材质,短时间使用还没什么大问题,但长期使用势必会迅速的老化变硬变脆,从而最终失去衬垫密封的性能。
所以按照航天的设计标准,舱门是不能使用衬垫这类介质的,整个舱门和舱座一旦闭合,需要整个环形接触面严丝合缝形成完整的封闭体。
这样做的好处就是这种舱门极为靠谱,只要舱门没有变形,那么它就能死死保护内部。
但是这种设计却招来了船厂施工技术人员的反对。
被推出来的大牛成为了工人们的代表,他毫不畏惧眼前的船舶设计师和航天飞行器设计师从职位还有收入上比自己高出几个层次,拿出自己和工友们多年的工作经验据理力争道:
“我知道你们拿出来的舱门产品已经是通过了神舟飞梭、以及云鹤、云鹮这些飞行器的多次考验!但是你们想过没有,这些飞船和飞行器是什么量级的?十吨?百吨?你们想到过换成是一艘巨轮的吨位没有?长期的航行,反复的在不同重力星球上的起降,会让整个船体反复承受巨大的压力和扭曲,越是用这样精细的舱门越是不能保证密封性!”
“而且如果是战舰,还要考虑战时的破碎伤害,越精密的东西越是不可靠!”
“最坑爹的,是这种舱门的安装需要消耗大量的时间和工时,这会严重拖滞生产效率和进度。”
大牛的理由很简单,却也十分合情合理,三条理由精准的打到了设计者们的软肋上。
这三条弊端确实没有任何问题,以前的神舟飞梭,哪怕是现在云鹮云鹤,都可以不计成本和时效的来安装处理这些舱门,一个个不仅贵而且安装流程复杂;如果按照这种方式的话,那么整艘飞船的生产进度会变得极为缓慢。
至于安全性也是没说错,神舟飞梭和云鹤云鹮都属于中小型飞行器,它自身的结构强度足以在面对巨大过载时保证足够的刚性强度不发生变形。
可大型船舶不一样,它需要一定的冗余度来避免风浪中的各种摆幅,长期如此,拿之前的这种舱门设计标准来要求……
用不了多久就会出现问题。
只是设计师们现在知道了自己这个设计上的疏忽,但却也拿不出什么有效的办法来应对,毕竟现在不管是航天局,还是星海那边,都没有更大、更成熟的舱门产品。
无奈之下,只能让大牛他们先安装样船,后续再想办法处理解决这个问题。
但是看到设计图的大牛他们更抓狂,这特么的是什么设计!!
原来,按照计划,国内会先建造一批验证型的大型空天往返两用的大型船舶飞行器来验证粒子推进器以及重力球这些装备的可靠性,同时这些太空船还会承担太阳系的搜索任务以及一些月球、小行星采矿运输任务。
时间紧任务重,双方都需要按时间表计划来完成进度要求。
但如此一来,就出现了一个很尴尬的矛盾。
航天局的飞行器设计师们没有设计过那么大的飞行器,他们在这方面的设计经验严重匮乏。
而既然是太空飞船……那么就找船舶设计院的设计师来设计也还算靠谱,毕竟他们的工作就是设计从几千吨到几万吨甚至几十万吨的各种船舶。
可这些人没有太空飞行器的设计经验!!
至于那些船厂技术工人,他们生产过无数船舶,可航天大飞船……他们也没碰过啊!
所以几方人撞在一起,光各种技术协调都要费不少劲。
原本这事章成铭和航天局的张局第一想法就是把陆英豪给调过来负责这事,但是陆英豪有其它的重要任务没法腾出手,再加上现场还要处理零钢以及重力球的问题,也只能章成铭跑到赛里斯的西南腹地这里,坐镇整个设计建造现场。
听完三方的苦水,章成铭也感觉有些脑袋大,这些问题哪一个都不是小问题,万一处理不好,样船即便能上太空,也会因为这些问题埋下一个个的致命缺陷,一个搞不好,这些大型飞船就不是载人飞船,而是变成了坎巴拉宰人飞船了。
不过大家吵架归吵架,都只是对事不对人,毕竟大家的最终目标,还是多快好省的把样船给一边设计一边生产出来。
三方人都承受着巨大的压力。
“设计图!”
既然是飞船上出的问题,那么章成铭就必须要从源头去找问题。
很快,设计图便出现在章成铭的眼前。
样船设计的很粗糙,因为宇宙飞船不是靠翅膀飞翔的飞机,也不是漂泊在水面的传统船只,所以不用考虑什么流体力学。
直线条的长方形、立方体外形不仅易于生产,还能最大化利用内部空间。
甚至为了减少工艺需求,章成铭甚至都不允许设计师使用曲线尺这种东西。
开玩笑,一块平整的钢板铺设上去就直接焊接,不比还需要拉到轧机上慢慢来回碾压加工出曲面来得更快当吗。
所以秉持着这个简单粗暴的设计理念;
一个长宽高比为4:1:1的奇怪比例,外形各种直线线条充斥着整个外形的奇怪盒子,便出现在世人面前。
这种奇怪的造型让所有人一致吐槽,但却也无可奈何,谁让时间这么赶。
(https://www.xlwxww.cc/2018/2018051/11110974.html)
1秒记住乐文小说网:www.xlwxww.cc。手机版阅读网址:m.xlwxw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