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文小说网 > 大明:秋后问斩,太子是狱友章节目录 > 第三百三十九章 皇帝入狱

第三百三十九章 皇帝入狱


朱高炽入狱并非临时起意。

早在数月前,林煜“被立功”脱去谋逆死罪,紧接着夏原吉这位四朝元老,大明的户部尚书,就奉旨入狱听了一节讲课。

那时,朱高炽便已在认真思量,自己要不要也入狱走上一遭,效仿那史书中的“君王遇良臣”,与林先生也来个“彻夜畅谈,抵足而眠”……

只可惜,之前朱高炽是大明的皇帝,又是去年才新登大位。

先不说他这个新皇权势如何,就说国不可一日无君,没有皇帝作为权力中枢,那大明是会乱套的。

毕竟,现在可还不是晚明,连“仁宣之治”都还没真正到来,大明的国力整体还处于上升趋势,文官并不是一家独大,还有武勋重臣、地方宗藩与文官集团分庭抗礼。

真要是皇帝玩起了“失踪”,分分钟地方就得暴乱起来。

这也是为何于谦竟能被后世的某些文盲(不服?)喷成“国贼”的原因。

因为于谦守住了汉家的疆土,避免了南北朝的分裂乱局,以及草原游牧民族马踏中原的乱世,而代价就是文官开始掌控军权、政权和一部分的皇权。

此后,文官坐大便一发不可收拾!

这不是于谦的错,只能说是历史的巧合与必然!

总有人阴谋论,说什么土木堡是“猪骑朕”被文官坑了,故意设局……

但凡学过历史的,都不会说出这番话……

都知道土木堡让大明由盛转衰,让文官侵蚀掌控大明军权,压制武将,但土木堡到底死了多少文官呢?

有记录的土木堡战报伤亡:

武勋的有英国公张辅、驸马都尉井源,文臣的则有兵部尚书邝堃、户部尚书王佐、内阁学士曹鼐、张益、侍郎了铭、王永和等五十多名朝廷重臣战死。

只有大理寺右寺丞萧维桢、礼部左侍郎杨善等数人侥幸逃出。

太监喜宁投降瓦剌,并将明朝内部的虚实情况全部供出。

五十万大军死伤大半,余下皆逃散失踪,最后跑回京城的仅有极少数,骡马二十余万,大批衣甲器械辎重尽被瓦剌部首领也先所得。

战后一个月,农历九月十二日,提督居庸关巡守都指挥同知杨俊报告称:“近日在土木拾到所遗军器,计盔6000余顶,甲5080领,神枪11000支,神铳600余个,火药18桶。”

九月十三日,宣府总兵昌平伯杨洪又报:“于土木拾到盔3800余顶,甲120余领,圆牌290余面,神铳22000余把,神箭440000枝,大炮800个。”

也就是说,明朝的损失是自上而下,重臣几乎尽数战死,军队武备也丧失殆尽。

谁家坑皇帝,是以身作局,同归于尽的?

图什么?

又没有什么实际利益,还没有身后名,那些文官脑子抽了,才会这么去“坑”皇帝!

于谦能站出来,正是因为他不是兵部老大,只是兵部侍郎,所以没有随军,这才活了下来。

而满朝百官也被瓦剌吓破了胆,有人挺身而出,主持大局,那自然是都愿意听的。

赢了皆大欢喜,输了于谦背锅!

……

朱高炽找了处空位盘膝而坐,样子倒也洒脱得很,不像是大明的皇帝,反而更像一位无辜入狱的“中正直臣。”

……就是苦了刚回来的朱瞻基。

朱瞻基还以为父皇郑重其事,要交给自己什么要事呢。

结果,却是要他以太子身份去监国,一如朱高炽前二十年做的那样。

要不然,朱高炽哪能如此放心的入狱,来跟林先生“彻夜畅谈,抵足而眠”呢?

至于皇帝、太子之间的权力斗争,父慈子孝……

在大明的其他皇帝身上可能会出现,但这对父子却是不太可能。

不是说亲情关系如何,而是朱高炽早就以太子身份,代皇帝实权监国二十余年,满朝文武几乎都是朱高炽的班底,除了没有皇帝头衔,其权势已是与正牌皇帝差不太多了。

可以说,幸好太子从始至终都是朱高炽,也幸好永乐大帝病逝在了榆木川,临终托孤让朱高炽继位。

否则,真要是换太子的话。

永乐大帝就算能打得过儿子,大明也得狠狠被放两管血。

有句笑话怎么说的来着……

朱高煦、朱高燧两兄弟说要造反,朱棣就提着马鞭过去抽他们,但要是朱高炽说要造反,那朱棣就得拉着儿子的手说:“太子不可胡说!”

为什么?

因为人家真有造反的底气!

此刻,朱高炽盘膝落座,就坐在了杨荣的身旁。

杨荣难免有些紧张,但更多的还是与有荣焉,能跟皇帝一同入狱,还席地而坐,与林先生这位国之良才共议“国事”。

这少说也能在后世青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文人好名嘛!

林煜倒是不知杨荣在想什么,他还在细细品尝今日的“牛乳冰淇淋”。

没错,确实是“冰淇淋”!

他原本以为只是两碗牛乳,还给每人都倒了一杯,结果才倒完没多久,先前那个狱卒去而复返,还拎来了一桶冒着冷气的“冰沙”。

“……”

当时的场面有些小尬,被林煜自动略过。

反正,林煜才想起来,古人在夏天之时,也是有“吃冰”的习惯(仅限于贵族阶级)。

应该说,从唐朝开始,王公贵族就已经有了夏天吃冷饮的风俗,只不过通常都是国之宴会才有,属于绝对的奢侈品。

那时的冰沙也普遍较为的简陋,只是加入糖霜、水果、牛奶等物来增甜。

到了宋代,不仅冰窖储存技术得到了巨大进步,冰沙冷饮也开始愈发成熟,逐渐向现代的冰淇淋靠拢,甚至一度作为夏天的特殊赏赐,专门赐给那些忠于国事的大臣。

这也就导致了一个有趣的现象,那便是宋朝大臣到了夏天,特别喜欢去找皇帝汇报工作,目的就是为了让皇帝赏赐冰沙。

值得一提的是,那时候的冰沙用的其实还是冰窖里的存货。

所谓硝石制冰,这是在虾扯蛋,虽然有不少营销号这么说,但实际并没有任何实质性的文献证据可以佐证。

不信的也可以自己试试看,硝石制冰确实能制冰,但产出不仅极低,而且普遍带有杂质,只要你敢吃,那就能让你当场窜稀,严重的可能还会中毒……


  (https://www.xlwxww.cc/2628/2628050/11110765.html)


1秒记住乐文小说网:www.xlwxww.cc。手机版阅读网址:m.xlwxw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