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文小说网 > 明末抉择无错字完整版 > 第四十四章 时局

第四十四章 时局


  救还是不救,这看起来是个问题,但对于此时王嘉胤来说这不算个问题。虽然他以前从来没有收治伤员的习惯,但这一次他必须救,也只能去救。

  双方交战,人家把受伤的兄弟都拉回去好生治疗,自己兄弟却要躺在地上哀嚎至死,那对现在本来就低沉的己方士气将会产生致命的打击。

  很快,数百名匪兵从山腰上蹒跚而下,把那些受伤的连搀带抬给拖到山上去了。

  王嘉胤长长的叹了口气,设下埋伏的真是自己吗?

  这帮正在谷底轮班吃饭的家伙真的是中伏了吗?

  吃罢午饭,六盘山腰上的铁焰战队已经把王大梁一部又向南推出去一里多地,换班吃饭的已经从谷底上去,把第一拨给换了下来。

  崆峒山上的山火还没熄灭,万幸今天没有大风,火势已经渐渐小了下来,但王嘉胤却不知何时失去了身影,此时的指挥已经换成了匪将飞天虎。人都有建功立业之心,飞天虎自然也不例外,他看到被山火隔断在北边的一些部队,不由得又心生一计……

  就在此时,高迎祥被山火燎的灰头土脸的传令兵来了:“飞天虎将军,我家闯王说,此时阳光刺眼不便冲锋,待稍晚些日头反照敌军,我们再发起总攻,到那时还请飞天虎将军和大梁王指挥各自部下两面夹击配合。”

  飞天虎点点头:“不是两下夹击,我要给他来个全面的腹背受敌!这位兄弟,劳烦你回去复命之时通知山火那边的兄弟,让他们绕上六盘山,待闯王兵到,便从那些山腰上敌军的背后发起攻击。”

  传令兵领命而去,飞天虎觉得自己可比王嘉胤聪明多了。

  洪承畴也正试图走出智商洼地,虽然从开战到现在打的还算不错,但对比运筹帷幄的何顾,什么事都不知道的自己被衬托有点像白痴。

  趁着吃饭的功夫,他决定端着饭碗去找点茬:“忙着哪?”

  何顾正眯着眼睛仰望太阳的角度,听到他的声音把手中铁枪使劲往地下一插,指着枪的影子说道:“下午之前应该没啥大事了,我们慢慢推着往前走就行了。”

  洪承畴找到了突破口,说道:“我还以为阁下有什么破敌良策,结果也只是这样慢吞吞推进,早知如此我们何必进谷,于山侧包抄敌人后方岂非更妙?”

  何顾笑了笑,他是不想解释的,因为自己一旦开口,就显得有点像是讽刺对方。但不解释吧,看对方神情又十分不悦,只好整理一下措辞道:“我们人少,山后包抄即使大胜也不过是一场击溃战,敌军会迅速入谷分成小股部队散进山中,令我们无从追击。待我们退去,他们便又会啸聚一方。”

  陕西众匪的战术何顾是有所了解的,我开国太祖正是这方面的一代宗师,什么敌来我走,敌走我打之类的,高迎祥他们还只会其中皮毛,根本未得其中心髓。

  先不说此地多山,根本不适合十来万人的大型会战,就是此地真是一片平原,何顾也多半不会选择和对方直接决战。因为即使铁焰部队一定可以战胜对方,那只会又是一场类似荒原上的击溃战,根本达不到何顾实战练兵的目的。

  而且到时候又会产生数万降卒,击溃王嘉胤一部的时候紧挨着自己的铁焰镇,安置起来尚且吃力。此地群山深谷,怎么处理?一旦被他们近了身,自己部队的战斗力就会大打折扣,几万降卒瞬间变成反水的包围圈也不是不可能。

  杀降?几万人嘁哩喀喳过去……何顾自问是干不出这种事来。

  必须通过一系列的战斗彻底摧毁他们的战斗意志,要想对方肯陪着自己打下去,最好的方法莫过于给敌人造成他们占着上风,他们机会很大的假象。

  这其中还有一个原因,何顾怀疑这附近还有另一支尚未现身的匪军,因为无论怎么看,高迎祥所部攻破平凉之后都只有南下。他们如果向东,就会迎面撞见自己和洪承畴;向西则是六盘山脉,不利于大部队机动;向北就是明朝九边重镇之一固原,选择北上那是找死。

  既然南下是唯一的选择,他们为什么还要散播传言故意引自己南下追击呢?只有一个答案——高迎祥所部不希望自己北上!而其中最大的可能就是北方还有一支匪军。

  可这支匪军能隐藏在哪呢?固原重镇就坐落在六盘山和崆峒山的尽头,死死扼住了出山要道。难道还有什么地图没有标注出来的偏僻之地?

  不过何顾觉得,在当前综合情况下,再增加几万匪兵也不会对战场局势产生多大的影响,正好一起收拾了。

  何顾对于这些在历史课本里被称为‘农民起义军’的人们并不认同,甚至十分厌恶,即使自己也曾经是其中一分子。

  从来没有绝对的善和恶,这些匪兵在未曾拿起刀子之前也都是乡里朴实的村民,但他们一旦举起屠刀就立刻变成了自己曾经的对立面。即使为生活所迫,也没有道理将自己所承受的痛苦加以千百倍的施加到那些无辜的人身上。

  与此相反的是,何顾对腐朽封建的大明王朝倒抱有很深的同情,因为他在穿越前看过太多‘天子守国门,君王守社稷’、‘不和亲,不赔款’‘明朝之后再无华夏’之类的句子了。很多影视和文字资料也屡屡强调崇祯皇帝如何勤勉等等。

  只能说,何顾这个时候还是不了解他所处的这个朝代。很快,大明朝的真相就将在他面前一层层揭开,到那时,所有关于这个王朝的同情心都将烟消云散。

  如果有机会的话,现在的何顾是不介意按死李自成和张献忠之流,为大明王朝扫平内患的。至少这样一来崇祯不会上吊,吴三桂也就没机会放清兵入关,大明王朝不就可以继续延续下去了吗?

  洪承畴无法得知何顾这些心理活动,但他赞同对方一点——不能打击溃战,这些乱匪也好,甚至饥民也罢,统统杀得越多越好,最好杀个一干二净才算天下太平。作为一个从基层爬上来的明朝官员,对于陕边变民可能会对大明产生的威胁,洪承畴的认知要远比刚刚下山一年的何顾深刻。

  招抚是不存在的,因为朝廷根本就无力给予这些饥民以妥善的安置。对于如何处置陕边民变,虽然朝中的主抚派暂时占据着上风,但那是因为脱离基层生活的朝廷大员根本不了解民间实情,把一切都建立在空中楼阁一般想象之上的原因。

  在那些朝廷大员看来,只要赦免这些流匪的罪行,甚至给予他们新的耕地,这些流匪便会立刻感恩戴德的回家去种地。但是,回家种地到收获是需要时间的,在这一段时间里难道让他们喝西北风吗?

  即便这些饥民可以啃树皮草根坚持到收获的季节,可与收获季节同时到来的还有逼死人的苛捐杂税……

  除非广赈陕边,且免以数年赋税,否则依然活不下去的陕边民众除了揭竿而起别无出路。但这可能吗?如果朝廷现在有一党坐大,上下能够行之有效,或许还有希望。

  可现在朝廷之上犹如乱麻,就在不久前的十一月初三,崇祯爷再次诏会推举阁臣,东林党、魏党余流、新晋朝臣数派争执激烈,互不相让,一场底线空前的党争正式拉开帷幕,行政层面已然毫无生气,全靠本能行事,在这种情况指望从行政角度平息民变是不可能的事情。

  仅仅是陕边民变还不是最可怕的事,可怕的是陕边变民进入山西、河南、湖广、四川,这几省身处内地,军事兵备比边省陕北更加不堪,一旦变民涌入内省,再将周围数省原本就已经岌岌可危的农耕生态破坏殆尽……大明半壁江山便全部沦为了今日陕边。

  到那时内患做大,朝堂争斗,还以何北拒关外建奴……

  如今解决大明此危局之事,唯杀而已!

  全部杀光,以绝后患!

  何顾也是这么想的,但……同为华夏手足,真的至于相煎如此之甚?乃至要到‘灭绝’的地步?

  无论他怎么想,屠刀终究还是要举起来的。

  太阳终于缓缓划过山脊,峡谷之中再无半点阳光,北方响起了潮水般的脚步声。

  “迎敌!”


  (https://www.xlwxww.cc/282/282954/412792492.html)


1秒记住乐文小说网:www.xlwxww.cc。手机版阅读网址:m.xlwxw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