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0章 大明时报的宣传
第三百五十章 大明时报的宣传
这时代的老人,总是畏惧大海中的风险,就连前往倭国,也不免提心吊胆。
殊不知,没开海禁之前,大明的走私商船就经常前往长崎、琉球一带,甚至还在当地建立了一些商铺货栈。
戚继光胸有成竹地安慰道:“英国公但请放心,我已经带队跑了三趟长崎,咱们的鱼罐头在那边卖很好,据点早在两年前就建立起来了!岛津家对我大明还算恭敬,补给、休整完全没问题。”
正德四年六月中旬,新一版的大明时报突然开始大篇幅宣传遥远的美洲。
这报纸创刊已经三年多,最初不过是在京城发行,仅仅几万份销量,还是亏本运作。
如今随着全国水泥干道、支线的逐一竣工,交通变得发达快捷起来。南来北往,东走西行,时间和耗费足足减少了三分之二。
大明有眼光的商贾、文人很多,尽管朝廷对报纸这种喉舌管控很严,这几年也陆陆续续在各地开办了诸如日报、商报、生活报等等四五十家。
但论规模,谁也赶不上直接有小皇帝指导和掌控的大明时报。每天一版,发行量已经破百万了,几乎覆盖全国。哪怕其他地方因为路途远近有所延迟,可依然挡不住老百姓的欢迎。
没办法,哪家报纸的记者有锦衣卫提供的消息准确、及时?
两个铜板买一份八开的报纸,如今的印刷和人工以及稿费支出,报社肯定赚不了多少钱。
但挡不住广告多呀,起码大大小小的皇家企业就是广告资金的主要来源。
要不是看到大明时报日进斗金,全国能有几十家跟风的么?
京城的各家茶楼,每日读报解析是必备项目,你家的说书先生掰扯的不好,连来喝茶的人都没有。
“周大叔,给,今天的时报!”
分管东琉璃厂这一片儿的小报童,一大早就脆生生地喊道。
周谷子是京营的退役老兵,下来之后跟几个老哥们合伙开了这家不大的茶楼——茗香居。
他这人,别的好处没有,就是特能侃,所以说书先生也兼职了,生意还相当不错,都是街坊邻居给面子。
“大生啊,给,三个铜板,多一个,还是奖你的!”
小报童喜滋滋的收了钱,感激的做了个揖:“谢谢周大叔,我送别家去了!”
老周乐呵呵地道:“快去吧,记得上学别迟到啊,皇上办这学堂不容易,要珍惜!”
小报童卖一百份报纸才得一个铜板,可每次周大叔都特别奖励一个。
街里街坊的照顾是一方面,最重要的,王大生是烈士后代,他老爹王城吉当初战死在密云了。
同为京营,哦,现在叫天龙集团军了。战友的后代,孤儿寡母虽然有朝廷的抚恤和照顾,但作为战友,老周总是默默的出一份力。
“哎哎,老周,大生现在读书免费,烈士子弟还额外每月领取一两银子的抚养金,穿夏秋冬还发衣服!”
茶楼里的熟客梁先生笑道:“他娘也被安排进了毛纺厂做工,月钱有三两呢。母子两个,小日子比大多数人过得都好。你呀,犯得上如此照顾么?你是不是看上人家王嫂子了?”
老周儿子都二十多岁了,怎么可能去娶一个三十多的寡妇?
他转身笑骂道:“就你老梁碎嘴,街里街坊的不要瞎说,传出去对人家名声不好!咱啊,就是看大生这孩子上进,家里日子也过得去,还是每天起大早,风里去雨里来的挨家送报纸,吃得苦。听说他在学堂里,成绩一直名列前茅,好孩子就要鼓励嘛!”
这时代的茶楼还管早点,什么豆浆油条豆腐脑、煎饼稀饭包子酸汁儿,样样齐全。
门口就坐的杂货铺老板田大发,美滋滋的嚼着油炸鬼感叹道:“可惜咱家小子在学堂里不上进。一个班五十人,他俩就是吊车尾的存在!咱琉璃厂小学一千多号人,竞争太激烈了!现在的日子多好?上学的所有花费都是皇上包圆了,还不好好学习对得起?看老子今儿回家,不给这两混蛋来个竹笋炒肉,老子的姓儿就倒着写!”
“切,你那田字儿上下左右倒着顺着都一个球样!”
老梁损完一句又替皇上心疼起来。
“前些天的报纸可是说了。咱大明朝,像咱琉璃厂这样的皇家小学已经覆盖至村镇一级了,达到一万三千多所。还有县城一级的中学两千多,省、府一级的各种学院五十多家。老天呐,皇上每年要支出近四千万两白银。想想咱们去年的国库收入,才堪堪五千万。好家伙,刚刚从新军和海军费用那个泥潭里跳出来,皇上又踏进办学这个无底洞里!”
这事儿恐怕大明的老百姓没多少人不知道。
谁让大明时报隔三差五就发文说哪里哪里又建了几所小学,哪里又开了个什么学院,各种数据都精确得很,绝不会凭空捏造哄骗老百姓。
隔壁座位的举人江兴财屡试不第,早绝了科考的念头,如今跑口外贩卖牛羊赚的盆满钵满,心中却对以往的八股取士嗤之以鼻。
“今上堪称千古一帝,军事、理财、治国有那几个帝王比得上?如今我大明疆土之广阔创历史新高,国势更是蒸蒸日上。偏偏这一年拿出近四千万两内库银子,教化两千多万孩童读书识字,却因为教材涉猎历史、地理、格物、生物等方面,被那些酸腐文人大肆攻击。”
“说什么子曰诗云才是治国之道,奇技y巧不该走入大雅之堂?我呸!当老夫没走过那条破路似的。肩不能挑、手不能提的穷酸书生会干什么?”
老梁特别待见江举人,人家虽是个老愤青,可说的却是句句在理。
“老江啊,年纪大了别激动,小心那什么血压过高哦!报纸上不天天都在辩论么?不是每一个老式读书人,都如王阳明文武双全!没科技,呃,也就是他们口里的奇技y巧,咱豹房能研究出水泥来?干道能修到四千公里外的喀什去?”
“以往的商人要走上半年,现在呢?二十天还包括路上打尖的时间呢!没科技,咱们能发明出大炮、破虏枪、轻甲马刀开花弹?打遍天下没敌手?没科技,咱们能家家蜂窝煤,冬天里北京城冻不死一个人?那些水果、牛羊肉、海鱼罐头能买遍天下,比大米还便宜?哪一样少得了奇技y巧。”
数来数去,子曰诗云除了瞎扯淡,几千年来有过啥好处?
幸亏有报纸,要不咱小老百姓还被蒙在鼓里呢!
(https://www.xlwxww.cc/2863/2863571/11110754.html)
1秒记住乐文小说网:www.xlwxww.cc。手机版阅读网址:m.xlwxw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