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1章 大厦将倾
革命军第二骑兵师在密云追上了清军,与清军后卫军发生交火。后卫军以新建陆军为主,是革命军的手下败将,在密云再次被革命军打得大败。
这一次,革命军不再满足于仅仅击溃清军,而试图全歼这股清军。除了第二骑兵师外,还有步一师、步八师两个主力步兵师,也在星夜兼程追击清军。
肃顺眼见事急,立即请见慈安太后。慈安太后即为咸丰的皇后钮祜禄氏,以载淳嫡母之尊,被尊称为“母后皇太后”。懿贵妃叶赫那拉氏以生母之尊,母以子贵,被尊称为“圣母皇太后”,徽号慈禧。
满清重视礼制,可以说无礼不成规矩,无礼不成政治。咸丰一死,顾命八大臣需与后宫时常商量机要,便不顾旅途匆忙,立即上表加封钮祜禄氏、叶赫那拉氏为太后。
在立太后的问题上,肃顺还耍了个小聪明,故意先封慈安太后,后封慈禧太后,以示尊慈安而抑慈禧。不过,毕竟是在逃命,一切都很匆忙,肃顺的学问又不高,在封号问题上犯了一个很低级的错误:
慈禧这个徽号已经有人用过,即南明弘光帝的母亲,她在南明弘光朝被尊称为“慈禧太后”。
弘光朝在南京建立小朝廷,清军南下时,弘光帝出逃,不久被俘,在北京被杀。弘光帝的母亲慈禧太后,则逃到了浙江。后清军攻克杭州,她不屈投水而死。
懿贵妃被加封为慈禧太后,似乎也预兆了她将与弘光朝慈禧太后一样,有着不幸的命运。(不过,在真实的历史上,她对慈禧太后这一徽号非常满意,或许并不知道这则典故。)
却说肃顺要见慈安太后商量机要,慈安太后心里没底,拉着慈禧太后一起接见肃顺。
肃顺带着端华、载垣、杜瀚几个死党,开门见山对慈安太后说道:“太后,后方刚刚传来的军报,军队在密云作战失利,伤亡很惨重。据传,粤匪加派了两个步兵师追击,势图穷追猛打。
“臣等顾命八大臣商量过了,咱们要渡过眼下这个难关,就得加快行军速度,一切皆应便宜行事。有几件要紧的事,必须请太后的示。
“第一,大行皇帝去世的消息已经传开,我们不能掩耳盗铃,一直秘不发丧。为了加快行军速度,应当先把大行皇帝的遗体秘密下葬。
“等日后中兴大清,咱们再风风光光地把大行皇帝的龙体迎入东陵的万年吉壤。”
大行皇帝指的是咸丰。古代皇帝驾崩后,在确定庙号前有一段空档期,称为“大行皇帝”。
封建时代的人都很迷信,对自己的身后之事尤其关注。清朝的皇帝也不例外,往往一即位就开始营造陵寝,试图在死后继续维持排场。
咸丰一即位就开始派人在清东陵、西陵陵区寻找陵址,本人多次亲自勘察地形,最后看中了清东陵区域的平安峪。
封建帝王营造陵寝不惜工本,咸丰同样也不例外。他的陵墓至今已经投入三百多万两白银,依然没有完工。只可异,咸丰身死国灭,浪费无数人力物力财力的万年吉壤也将沦为废墟。
死者为大。慈安太后一想到咸丰死后不得安生,就难过得眼圈发红。再联想到自己亦可能死无葬身之地,慈安太后慌得六神无主,不知该作何回答。
以肃顺的跋扈,再加上咸丰遗诏中顾命八大臣“赞襄一切政务”的字样,他完全不用事事请示太后。但草草掩埋咸丰是件很不道德的事,很容易受到言官的弹劾、后人的指责。肃顺不敢冒此天下之大不韪,特来请示太后。
慈安遇事没有主张,瞟了眼慈禧。慈禧正想借机打压肃顺,说道:“大行皇帝生前对你们几个非常赏识,可他尸骨未寒,你们就想抛弃他的遗体。你们各自摸摸自己的良心,说得过去吗?”
肃顺愣了一下,没想到慈禧会这样借题发挥。他很快就反应过来,说道:“大行皇帝对我们有知遇之恩,我们八个顾命大臣皆愿以死相报。
“况且,大行皇帝遗命,要我们赞襄政务,中兴大清。试问若不加快行军速度,如何渡过眼下这个难关?若不便宜行事,如何加快行军速度?”
大夏将倾,肃顺和慈禧又争吵起来,好脾气的慈安也受不了了,说道:“好了好了,都什么时候了,还在争论不休。粤匪都要打过来了,咱们确实要加快行军速度。
“可大行皇帝当朝九年,没享过一天的福。生前如此辛苦,死后可不能再糟践他的遗体,更不能把他匆匆掩埋在这荒野之地。”
咸丰一死,慈安在皇室中地位最高,足以左右大局。可她没有慈禧的才干,也没有慈禧的野心,只想稳住局面,只能在肃顺和慈禧之间充当和事佬。
肃顺见慈安不支持他的建议,不免有些沮丧。这时候,慈禧却问景寿道:
“景寿,大行皇帝生前对你不薄,让你统领神机营,现在又让你担任顾命大臣,辅弼幼主。你说说,大行皇帝尸骨未寒,我们便要把他遗弃在这荒郊野岭吗?”
景寿是道光皇帝的女婿,娶的是道光帝的六公主,宫里都称他为“六额驸”。因为这个缘故,慈安和慈禧都把景寿当成是自己人,咸丰也把景寿列为顾命大臣。
只是,景寿为人慵懦,难堪大任。慈禧当众发此疑问,显然是要挖顾命八大臣的墙角,再次向肃顺示威。
景寿急得满头大汗,连忙跪下,说道:“大行皇帝生前便在营建万年吉壤,既有吉壤,就不应当草草埋在外面。”
慈禧很满意,说道:“景寿,你说得不错,起来吧。”她又转向肃顺,用挑衅的语气说道:“肃顺,你可听见了吧?”
肃顺气得牙痒痒,却也不敢再坚持己见。相当初,他身份低微,却蒙咸丰特达之知、非常之遇,才一步步爬到了现在的位置。如果他一意孤行,不仅将得罪两宫太后,也会招致后人的非议。
肃顺不是一个轻易认输的人,根本不接慈禧的话,继续对慈安说道:“太后,粤匪追击甚急。如果不便安葬大行皇帝,就只能先用马车装载遗体,不能再用轿子了。”
慈安点点头,说道:“既如此,就找辆马车吧。”
慈禧脑筋转得比慈安快,不能再用轿子,也就意味着自己和慈安也不能坐轿子了。
明未清初时,满洲人口很少,男子经常征调打仗,女子能顶半边天,大都会骑马。如今承平日久,满人也深受汉人文化影响,满洲女子像汉人大闺秀一样,大门不出二门不跨,已经很少会骑马了。
汉人女子要裹脚,满洲女子则要穿花盆顶鞋子,同样行动困难。
肃顺很快就做了安排,说道:“那就先备几辆马车。大行皇帝的遗体用一辆,母后皇太后和皇上坐一辆……”
肃顺略作安排后,随即请示第二个问题:“大行皇帝在日,坚持留在中军。看现在的形势,粤匪追击速度太快,皇上、皇太后留在中军已有危险。
“奴才以为,不如请皇上、皇太后移驾前锋。前锋多骑兵,相对轻锐。就算粤匪追上来了,后卫军与中军也能抵挡一段时间,给前锋留足反应的时间。”
这种决定满清生死的大计,肃顺不敢专擅。慈安亦不敢轻易做主,看了慈禧一眼。慈禧知道慈安凡事没有主见,也急于在群臣面前树立威信,便说道:“既然前锋轻锐,我们就移驾前锋吧。”
慈安颇有贤妻子之风,她觉得,咸丰生前坚持留在中军,自有他的道理。最起码,皇上留在中军,可以稳住军心。但肃顺和慈禧都主张移驾,她也就不好再说什么了。
肃顺又说:“最后一事,关于我军下步走向,是绕道去东北,还是折向蒙古。请太后的指示。”
肃顺和慈禧互相较劲,各显威风,慈安心有不满,觉得有必要出出头,便问道:“肃顺,依你看,我们该去东北,还是去蒙古?”
肃顺心思缜密,早就防着这一着,说道:“奴才以为,该去东北。东北是我大清龙兴之地,国朝自初期便封禁东北,为的就是防着今天这种局面。
“大行皇帝英明神武,几年前便在东北设置行省,吸引移民,又征服朝鲜,东三省与朝鲜三省联成一片。关外局势已经大有变化,足可偏安一时。
“蒙古地方贫瘠,向来都是蒙古王公贵族的禁脔。咱们客居蒙古,不见得会受到蒙古王公的欢迎,甚至有可能会遭到卑鄙之徒的暗算。”
慈安点点头,并不征求慈禧意见,然后断然说道:“那就去东北吧。”
肃顺对慈安的突然开窍颇感意外,连忙说道:“皇太后英明。”
告别之际,慈安特意到肃顺说道:“肃顺,你是大行皇帝生前最赏识的重臣,一向勇于任事,奋不顾身。如今情势危急,希望你像以前那样,不要有丝毫的懈怠。”
这种劝慰的话,出自慈安太后之口,更令肃顺感戴不已。他说:
“奴才办事只认法令,不循私情,为此得罪了不少人,很多人说奴才跋扈。蒙太后知道奴才的苦衷,奴才怎敢不竭诚辅佐皇上?”.
(https://www.xlwxww.cc/679/679236/109402445.html)
1秒记住乐文小说网:www.xlwxww.cc。手机版阅读网址:m.xlwxw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