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八裴方八王
祖逖这次南渡,其实憋着一肚子的邪火呢,所以一定程度上才会靠抢劫来发泄。
他祖籍是在幽州的范阳,后来跟着长兄祖该,举族搬迁到了司州的阳平,也就是邺城以东,河北地方。当日因为母丧还家守孝,东海王司马越召祖逖为典兵参军、济阴太守,他未能从命,事后非常懊悔……
谁能想到司马越莫名其妙就死了呢?谁能想到十万大军落到王衍手里,竟然瞬间就崩溃了呢?谁能想到这次失败,直接导致了洛阳空虚,竟被胡汉军围攻而下,连皇帝都让人掳走了呢?祖逖总难免幻想着,倘若自己当日应征出山,手底下有这么几千上万的兵马,或许就能够挽大厦于将倾吧!
可是后悔药没处吃去,而且先得保住自家性命,才能寄望于将来。于是在听闻洛阳被围,旦夕将破的消息后,祖士稚便率领亲族百余家离开阳平,跑到徐州去避难——那地方是东海国、琅琊国所在,是司马越、司马睿集团的老家,或许还比较安全些吧。
才到泗口,就接到了司马睿的任命,署他为徐州刺史。祖逖大喜,挽起袖子来就想大干一场,可是却赫然发现,敢情司马睿南镇建邺,把徐州完全就给放空了,彻底处于无政府状态。他手底下只有数十名部曲,以及百来户亲党,大多数人还饿着肚子呢,拿什么来稳定局势,守牧徐州啊?
连番写信,请求建邺的接济,可是没能等着一粒粮食,反而等到了司马睿召他做镇东大将军府军咨祭酒,命其南下的新旨令。祖逖这个气啊,你若是明知道无力增援我,只得暂时放弃徐州,又干嘛一度要任命我为徐州刺史?耍我哪?
可是没法可想,他既然已经到了徐州,那么可依靠的便只有司马睿,想去晋阳投老朋友刘琨,或者去关中靠贾疋,去幽州找王浚,那都千里迢迢,极不现实——再说他向来也瞧不大起王浚。所以只得渡江而南,暂驻京口。
再次伸手要钱要粮,地方官互相推诿,连一个子儿都不肯给他,全靠着有些熟人或者同乡接济,堂堂祖士稚家里才没有饿死人……他只好带着数十名部曲到建邺来应召,走在路上是越想越窝火,正好听说建邺南篱门外的南塘住着不少有钱的侨客,那好,士少你去搞点儿衣服、粮食回来,咱们吃饱了,穿暖了,才好去见那些“贵人”!
因此王导等人到来,祖逖虽然出于礼仪接待了,但却很不想给他们好脸色瞧。正好昨晚其弟祖约回来,禀报说撞见了“典牧”,如此这般的交谈,他觉得裴该这人挺有意思,就主动跟裴该搭话,而刻意冷落王导和庾亮。等王茂弘再也憋不住了,开口问起,祖逖才气往上撞,一股脑地把心中烦闷、恚恨是倾吐而出啊。
王导也知道对不大起祖逖,急忙避席,稽首谢罪,同时说:“我又岂有戏耍士稚之意啊?”我当初向琅琊王进言,任命你做徐州刺史,是真心希望你能够把被迫放空的徐方重新掌握起来的,你所需要的粮草、器械,我也都在筹划当中,然而——
“石勒驻军于葛陂,欲沿江、淮而上,袭我建邺,不得已,乃命纪思远(纪瞻)率军抵御,粮秣、物资,亦不得不先供应寿春。我等过江,时日尚浅,南人多不肯奉命,租税所得有限,加之去岁多处歉收,无力再资供士稚,这才只得召卿到建邺来……”
祖逖冷笑道:“若石勒为国家大敌,威胁江东,卿等如此做,斯为正论,我绝无怨言。然而石勒前此谋据襄汉,便已铩羽,今新并苟晞、王弥,军心未稳,欲图千里外之江东,何其难也?不过虚计耳!且若彼真有东犯之意,何不使令兄王平子(王澄)或王处仲(王敦)率师抵御,而命纪思远?彼书生耳,岂能破敌?不过欲以此堵天下人悠悠之口罢了!”
裴该在旁边儿听了,不禁微微点头,心说祖逖果然不愧为祖逖,虽然隔着老远,而且以这年月的信息传布质量而言,他也不可能得着什么很详细的内幕消息,却能够分析局势,头头是道,有若目见。要说王澄还则罢了,有杜弢、胡亢威胁其侧后方,他就不可能跑去抵御石勒;但王敦应该去啊,上次打跑石勒不就是他的功劳吗?关键是建邺政权既要搞南北平衡,想让身为南人的纪瞻也立一功,又并没有彻底击败石勒的决心,只想靠着固守、堵截来使敌自退而已。说白了,纯粹消极应对,根本就不需要调动那么多粮秣物资,挤一点儿出来接济祖逖,那完全不为难嘛。
他斜眼一瞥王导,且看这位“江左管平仲”将会如何应答了。
然而料想不到的是,老谋深算的王导竟然一脚把皮球给踢到了裴该的脚下。关于为什么不派王敦而派不怎么顶用的纪瞻去守寿春,王导确实无话可说,但对于石勒是不是真想袭击建邺,那就大可以白扯白扯啦——“士稚误矣。石勒并非虚计,实欲掩袭建邺——裴文约才自石勒军中逃回,自知端底。”随即朝裴该一使眼色,那意思,你给祖逖好好解释一下呗。
裴该当然不能被他牵着鼻子走,眼瞧着祖逖的目光也朝着自己又转将回来,便即微微一笑,说了两句莫测高深的片儿汤话:“计若不能成,即实亦虚;计若得售,即虚亦实。”先定下模棱两可的基调,然后才详细跟祖逖解释,说当初石勒是听信了他的右长史刁膺之言,确实想要攻打建邺来着,不过你的想法没错,这种千里大进军,实属悬危,就算他顺利击破了寿春的纪瞻,也根本到不了建邺——“其左长史张宾即以为,江、淮间难以仓促定,不如转道而归河北。”
——至于王导不给你运送物资对是不对,这不关我的事,你们自己撕去。
听完裴该的话,祖逖垂下头来,沉吟少顷,随即问道:“裴君既曾在石勒幕中,以卿观之,彼何如人也?”
裴该拱拱手,说当不起“君”字,你还是直接称呼我的字好了——“以该观之,石世龙一世之杰,当世无人可匹!”
“哦?”祖逖微微皱眉,双眼炯炯有神地盯着裴该,“既如此,裴……文约何不相从,而要脱身南下?”
“我本晋臣,岂可更事二主?!”在这群晋朝臣子面前,他当然不能说什么“我亦不值晋主所为”之类的话啦。
“一世之杰……”祖逖想了想,又问,“但不知可方何人?与尊叔裴道期(裴邵)比,又何如?”
裴该笑一笑:“可比季汉刘玄德。至于家叔道期,一为良臣、良将,一为乱世枭雄,如何可比?”
祖逖不禁笑了起来:“文约倒甚是看重石勒啊……比刘玄德,为世之枭雄,难道说,他有叛汉自立之心么?”
裴该表情严肃地回答道:“祖徐州休要轻看此獠,彼虽无学,然正如刘玄德,资质天纵,唯无玄德之仁厚耳。刘玄德始亦不叛汉,待得蜀中,且并三巴,乃僭称汉中王——一则已得割据之势,二有诸葛亮、法正等为辅。今石勒已得诸葛亮,乃不得旨而兼并王弥,若真被他盘踞河北,恐怕割据之势便成了!”
“卿所云诸葛亮是……”
“张宾张孟孙。”
祖逖饶有兴味地又上下打量了一番裴该这小年轻,随即斜眼瞥瞥王导:“当世我所敬慕者,唯刘越石与裴道期二人,今日看来,文约亦才杰也,恐更在‘八裴’之上。”
所谓“八裴”,是指河东裴家的八位名士,即裴徽、裴楷、裴康、裴绰、裴瓒、裴遐、裴頠和裴邈,但更关键的是,正始年间士人议论,以“八裴方(并列)八王”——逐一比类,也就是拿琅琊王家的王祥比裴徽、王衍比裴楷、王绥比裴康、王澄比裴绰、王敦比裴瓒、王导比裴遐、王戎比裴頠、王玄比裴邈。祖逖的本意是嘲讽王导,说你不如人小年轻裴该,但他这话说的,就连裴该都不敢——不是不能——认同。
“徐州无得戏言,小子安敢与尊长比类?”“八裴”全都是我的长辈,我爹也列名其中哪,即便心里认为你说得没错——尤其“八王”中的王衍,什么玩意儿,也拿来跟我比——嘴上也不能承认啊。
祖逖话一出口,也知道自己不大礼貌,赶紧摆手:“戏言,戏言,文约不必往心里去。”
魏晋之际的士人,大多数都狂放无忌,象王导这种谦谦君子倒是少数。当然啦,有些是真狂,有些是假装的,尤其是狂归狂,别狂到肆意指斥朝政,评点当权者,否则就必然死路一条——比方说嵇康。祖逖虽然四十多了,少年时的狂态却还并没有彻底消除,所以一不小心就满嘴跑舌头,说错话了……这一旦失言,又赶紧道歉,气势立沮,就再也不可能板起面孔来斥责王导他们啦。
王导多敏的人哪,赶紧接过话头来是侃侃而谈,先把自己的难处条分缕析地又解释一遍,然后不等祖逖张嘴反驳,他就态度一软,再次伏低道歉,终于把祖逖的火气消去了七八成。最后王导就说啦,你也别住这儿了,不如到我家去吧,建邺如今真拿不出可以让你镇定徐方的物资来,但若说喂饱你这一族之人,我薄有家财,倒还能够勉强支撑一段时间。
庾亮也在旁边儿帮腔:“我亦当相助王茂弘,资供祖徐州。”
他表完态了,下面就该轮到裴该了,但是裴该一摊手:“我初到江东,实无长物,唯将所乘马献上,并请求借一擅射者为师,管他一日两……三餐也可。”
祖逖无奈之下,只得接受了王导他们的“好意”,于是命兄弟祖约收拾收拾,这就跟着进建邺城吧。庾亮依然沉着脸,两眼斜瞥着几案上那些珠宝,还想说什么,却被王导悄悄地在他胳膊上捏了一把,然后轻轻摇头,给制止了。
——又不是抢的你家、我家,甚至都不是别的官宦人家,算啦,这事儿就别再提了吧。
等到一行人离开小庄,准备乘车而归,裴该突然间靠近王导,压低声音,苦笑着说道:“本欲款待茂弘、元规,然祖徐州兄弟还则罢了,一行数十人,我实在是囊中羞涩,请不起啊……”
王导瞥他一眼,挑挑眉毛:“那还是直奔我家好了。”你不就是想让我请客吗?行啊,谁叫我家大业大,吃不垮呢……
(https://www.xlwxww.cc/730/730185/399502374.html)
1秒记住乐文小说网:www.xlwxww.cc。手机版阅读网址:m.xlwxw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