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二章 报纸
“纸张?没错,有了这种印刷术,还需要纸张才行,下官相信殿下已经有了主意。”
相比较车床,水力锻锤而言,印刷术和造纸相对来说简单了许多,萧铭说道:“你看见的这些正是为造纸坊和印刷坊准备的。”
一边说,萧铭一边带着庞玉坤去看了磨浆机,造纸用的压力筛,有了这些设备,造纸坊的工作效率会得到大大的提升。
接着,萧铭带着庞玉坤到了一个已经排版出来的版面前。
庞玉坤站版面前看了一下,惊讶道:“殿下,这上面是屯田令,征兵令,至于其他则是青州近来发生的事情,这个殿下难道要印刷成册吗?”
“不是,这个是报纸。”萧铭笑眯眯地说道。
下面他就要进行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舆论宣传,这舆论宣传自然是散播自己的伟光正形象,并且向百姓传达各项政令。
同时还能让百姓了解一些时事,这样一来,百姓就能够感受到他这个藩王正在为他们做的事情,从而加强百姓对他的支持。
在萧铭看来,任何时代舆论都是要抓住的阵地,不然自己不抓舆论,舆论就会被其他人控制。
也正是因为如此,敌人才会有机可趁,利用花言巧语霍乱原本太平盛世。
一旦报纸在他的封地推广开来,他就可以及时针对民间的谣言进行辟谣,也可以主导民意。
“还请殿下明示。”现在庞玉坤和青州其他人一样,在萧铭面前都很谦逊。
因为他发现这个齐王简直无所不知。
萧铭于是把报纸的作用和庞玉坤说了。
庞玉坤此时见到印刷术的时候震惊多了,他说道:“有此国之重器,何愁天下之人不识殿下。”
萧铭笑道:“这个报纸到时不是用来吹嘘本王的功绩的,你看这版面的下面,分别是沧州走私案和登州七十二口的灭门惨案。”
“这件事若是在百姓中传开,百姓们定然会憎恨本地豪族,而颂扬殿下的功绩,实在是妙,长久以往,只要殿下励精图治,不愁百姓不拥护殿下。”庞玉坤越说越兴奋。
以前萧铭搞得机械什么的,他不懂,但是涉及到政务,庞玉坤顿时明白了。
萧铭点了点头,这正是他的目的,不过他说道:“只是可惜,封地百姓识字的人太少,这报纸只能够在官府中传阅。”
“这有何妨,殿下,这六州之中清苦的书生的到时有的,他们每每以卖字画,为人抄书为生,殿下为什么不能将报纸给他们,让他们下到各州县读给百姓听,到时候给他们一些银子便可。”
“嗯,不错的主意。”萧铭喜道,还是庞玉坤最了解这封地的民情,他到时忽略了自己的封地也是有不少读书人的。
报纸的设想两人都兴奋起来,借着这件事,萧铭说道:“对了,庞长史,有件事我倒是想一直和你说,这件事关于军队。”
提起军队,庞玉坤的神色严肃起来,因为军队永远都是一个敏感的话题。
“殿下,这军队有鲁校尉管辖,难道殿下有什么不放心的吗?”庞玉坤谨慎地说道。
萧铭说道:“如今钢铁坊有了三万人,下面就是为军队提供装备的时候,一旦装备成军,青州军可就是一只长了利牙的老虎了,这只老虎必须要掌握在本王的手里才行,所以,本王想在军队中加强长史的权利。”
长史本就是都督府这个军事机构中的文职,但是只有都督府中才配备一名长史。
但是对萧铭来说这远远不够,因为信息的闭塞,在这个时代发生军队哗变的几率非常高。
所以纯粹把一只军队交给头脑简单,极容易冲突的武人很危险,他现在就要将现代军队中政委制度复制过来,而他的政委就是长史了。
他要让长史下到军队基层,每个层次都配备一个长史负责思想宣传工作。
这样一来,就能让军队变成一个身体,一个脑袋,主将负责领导军事行动,长史必须服从命令不得干涉。
长史负责军队思想纪律,保证萧铭对军队的绝对领导,在关键时刻主将出现叛变意图的时候可以废黜主将的职位。
器械司中,萧铭向庞玉坤娓娓道来,庞玉坤频频点头,无论是报纸还是长史,现在都是说明了萧铭要对封地进行绝对的掌控。
在庞玉坤看来,萧铭这也是未雨绸缪,防患于未然。
“殿下,只是如此一来,我们需要的读书人很多。”庞玉坤说道。
“读书难道不是为了江山社稷吗?现在本王给了他们机会,不需要科举,只要培训竞争上岗,这难道不好吗?”
虽然不懂培训,竞争上岗的意思,但是庞玉坤清楚萧铭这是在招贤纳士。
他说道:“既然如此,都督府人便发出告示,召集封地内的读书人,无论是否有功名在身都可前来,如何?”
“嗯,就这么办。”萧铭说道。
二人商议定,庞玉坤匆匆离去,长史深入军队,这等于提升了长史的地位,这也是庞玉坤没有反对的原因。
毕竟这件事对他也是有利的,而且他十分认同这种做法,军队是利剑,伤人也能伤己,必须严格掌控。
招募长史和报童的事情由庞玉坤负责,萧铭则是去抓印刷坊和造纸坊的生产。
他很期待大渝国第一份报纸在他的封地诞生会产生什么样的效果。
第二天,一则告示在青州城的东市和西市张贴出来,顿时引起了青州士子的轩然大波。
“这长史我们清楚,但是这报童是什么,诸位仁兄,有谁了解。”一众士子围在告示前。
前面一个书生摇头晃脑地把告示上的内容全部念了出来,围观的百姓摇了摇头离开,这件事和他们没有关系。
“报童,报童,难不成是传报军情的斥候?”一个书生挺直了腰杆,颇有些自得。
有功名在身的书生有人尊敬,没有功名在身的书生在百姓口中那时百无一用是书生。
围观的书生中,很多还穿着打补丁的衣服,他们是家境贫寒,但又数次落榜的人。
而这类书生生活的十分困苦,而又被百嘲笑。
现在这个布告贴出来,他们顿时找回了读书人的荣耀。
(https://www.xlwxww.cc/733/733981/326816999.html)
1秒记住乐文小说网:www.xlwxww.cc。手机版阅读网址:m.xlwxw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