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章:买还是不买
黄奶奶拿着五百两银子如握个烫手山芋,连房门都不敢出了,索性脱了鞋合衣在床上躺了下来。
黄米看奶奶半天没出门,和黄桃过来看看,才看见奶奶在床上躺着呢。
这可是很难出现的,黄奶奶和黄老汉不是身体不舒服,从来不会白天在床上躺着休息的。
“奶奶,你怎么了,哪不舒服吗?”黄米轻手轻脚走过来,伸手摸了摸黄奶奶的额头。
“没有,昨晚惦记你爷爷,没睡好,现在躺会,没事,你们去忙。我睡会,等你爷爷回来就好了。”黄奶奶轻轻拍了拍黄米的手,让她们出去。
黄米和黄桃又轻手轻脚走了出去,两个人心里都暗暗担心,奶奶不会是病了,瞒着大家吧?
小姐俩轻声商量一会,决定,等爷爷回来再看看,奶奶真的还不怎么好,就告诉爷爷。
这边黄老汉带着儿孙一起去了南山边那片荒地,是的,没看错,儿孙一起。
黄老汉带着五个儿子,一个孙女,并“光明磊落、忠孝”六个孙子,只有黄德礼和黄德仪因为太小没有来。一行人浩浩荡荡去了荒土地。
镇上人不熟悉黄老汉,但认识黄豆和黄老四。遇见熟人就打招呼,一路走走停停,出了镇,速度才快了起来。
镇里镇外那些搭建的窝棚早已经撤除,故土难归的人却不在少数。
很大一部分人,觉得南山镇是个好地方,有山有水有码头,看周边的生活质量也相当不错。这部分人就动了心思,想留在这里。
一部分人还是决定回到故土,虽然家没有了,但是土地还在,户籍还在,总比漂流他乡要好的多。
南山镇属于洪县,这次洪灾洪县死伤很多民众。洪县县令在灾情第五天就向下属各乡镇发了公函,如有流民逃荒到此,尽量收留。
想留下的人,都搬到了镇外的一片荒地集中管理,等稳定后,会向个各村摊派,或者就地规划处一片地方,专门收这些外来流民,建立新的村落。
去荒草滩要从流民区经过,男人们都去了镇上码头,看能不能找点活,女人们在简陋的临时住宅收收洗洗。
只有孩子才是最无忧无虑的,在外面的草地上追逐打闹。
大家都以为,黄老汉会带他们去看一个惊喜,谁也没想到,黄老汉带他们去看的是一个意外。
这片几百亩的荒地,靠近东湖那几十亩,连荒草树木都长的稀稀落落,可想而知,土地有多贫乏。
而离东湖稍微远点的地方,虽然看上去荒草杂树丛生,不过,也不代表这样的土地就不贫乏,不过是略微好点而已。
而且,碎石满地,这样的土地要想改成田地,难度大,而且也不值得费这样的心思。
可能因为落差太大,大家一时接受不了,竟然一个人都没吭声。
黄家兄弟五个都知道家里有钱,要买地造房,所以看到这样的土地,心中的失望和落差很大的。
而六个孙辈却没有太大的感觉,他们以为爷爷要在这里买地造房,是因为家里没钱。
这片土地,背山临湖,住人完全没什么问题,就是离黄家湾有点距离,以后收粮种地不是很方便。
黄家的老爷们都属于比较沉稳的那种,而小一辈也很少有那种跳脱中二的青少年。
所以,小的看自己爹都不吭声,也保持着不啃声。
“你们是不是对这片土地很失望,其实我刚看见,也觉得失望的很。可是你们看见没有,那边。”说着黄老汉指了指东湖岸边:“那边未来可以发展起来,你们要知道,东湖可是直通大海的,说不定可以做个码头。”
“爹,就是做码头又能怎么样?难道我们还能建出一个码头。”黄老大问。
“老四,你在码头做过工,你来说说,南山码头,不说春秋最繁忙的时候,就是夏季,南山码头的船可停过。”黄老汉看向在码头做过工的四儿子。
“南山码头生意最淡的时候,码头的船都没有停过,春秋各处运粮食贩良种山货,吃穿用都靠这边大船运输,码头上经常船只排队都要排个两三日才能进港。”黄老四想了想,认真回答。
“很久以前,我的东家还没有死,他带着我和一帮兄弟去过很多地方,他唯一觉得遗憾的就是,南山镇地理位置这么好,交通便利,唯有码头不够大。”
说到这里,黄老汉转头看看南山镇:“钱大富是个能人,他相当于一人创建了南山码头,而南山码头不够大是他唯一的遗憾。”
“可是……可是爷爷,我们家不是钱家,钱家有万贯家财,我们家现在连房子都没有。”黄德光也忍不住开口了。
黄老汉看看大孙子,招了招手:“德光,你来看,这里,如果从这里造一个码头出来,其实码头根本不用造,就是缺条路。我们如果从这里做条路出去,不要多远,只要做四里地就可以接上南山镇外最宽阔的路。”
“'你们在看这里,这里以前不是这样的,应该是这次洪水推进,把多余的一块带走了,山体发生了变化。这等于老天爷送了一个天然的码头给我们,而我们唯一要做的就是,在码头和大路之间再通一条路,让它们连接。”
“而我们买下这里,做好路,剩下的就是等待,等待第一艘大船在这里停靠。你们明白吗?”黄老汉说的这里,微微有些气喘,他太激动了。
昨天晚上在家里他犹豫了,他想过要不就买地吧,六十多亩地,五个儿子一人能分十几亩地。
可是站在这里,他才发现他太狭隘了,六十多亩地,等儿子以后传给孙子,也许一个孙子只能有二三亩,再等到孙子再生儿子,可能到手的也就几分地。
人在繁衍,而土地不会变化。
黄家老老小小在这片土地上思索着,他即渴望像钱家一样,靠着南山码头一飞冲天,又想安稳一点,买几十亩地,老老实实种地养家。
人生就是在无数次选择中渡过,进一步,未必海阔天空,退一步,也不一定万劫不复。
“我不同意买这片荒地,有这个钱和功夫,我们不如买良田,这次很多地方受灾,应该会有一部分人家扛不住饥荒,我们不如趁机收一部分良田。”黄老二看看大哥和三弟:“你们觉得呢。”
“我也觉得买良田比买荒地有把握。”黄老大犹豫了一下点头。
“老三,你说呢?”黄老汉看向黄老三。
“我觉得可以买,反正我们本来也没有钱,大不了就当豆豆没捡到这几颗珠子好了,最少还能赚块地赚几套房子呢。”黄老三无所谓地说。
醍醐灌顶啊,黄豆眼睛闪闪发亮地看向自己的亲爹。
你说黄豆这几天不纠结吗,当然纠结,她也患得患失,也怕做错了,原本明明可以让一家子过好,结果却好心办坏事。
黄德光听见黄老三说豆豆捡珠子这句话,还没反应过来,他脑子里还在思考黄老汉说的码头和通路。
黄德明和黄德磊反应就不一样了,黄德明想的是,“豆豆捡的珠子”,这句话要划重点。那么爷爷带豆豆和大伯老叔去襄阳府是去卖珠子里,卖了多少钱?
想到这里黄德明心里的感觉立刻就不一样了,去卖了珠子,带了大伯和老叔还有黄豆,就拉下他们二房,和四房。
最吃亏的是谁,肯定是二房,因为四房已经在镇上买房开铺子了,而珠子是三房豆豆捡的,好处肯定少不了三房。
大伯是长子,大哥是长孙,这在爷爷心里是最重要的,别看爷爷对老叔宠得不行,那只是因为是老儿子,爷爷心里真正在乎的还是长子长孙的大房。
老叔不用说,没成亲,本身就是最宠的老儿子。
心里忍不住有点翻滚的黄德明,看了自家老实木讷的老爹一眼,又看了看正跟着黄德孝在荒地里走来走去的亲弟弟黄德忠,真是有点百般滋味在心头。
黄德磊的反应直接是生气了,豆豆捡到的珠子,这个丫头竟然没偷偷告诉我,回家一定好好审审,这丫头,心里没有我这个亲哥哥啊!
而那边老兄弟几个,看黄老三都这样说,也释然了,严格说起来,珍珠是老三家的豆豆捡的,她完全可以不拿出来,现在豆豆拿出来了,带着大家买地建房,如果码头建起来,那么对子孙后代是百利而无一害。
即使码头没建起来,地买了房建了,这也是白白得来的,不然要靠全家种那几亩地,何年马月能把房子建起来呢。
想到这里,黄老大立刻表示赞同,黄德光看他爹同意,他也没意见。
黄德明怔怔地准备说话,他爹瞪了他一眼,他立刻把到嘴的话咽回去了,黄老二也表示同意。
黄老四和黄宝贵原本就是支持黄老汉在这里买地建房的,全家顺利通过。
黄老汉看着站在这里的儿孙,心里涌起豪情万丈。他二十多岁跟着东家出海,那时候怀揣梦想,梦想着能发财,结果,差点葬身大海。
而现在,这片土地,也许是他黄家另一种开始,真正的福及子孙后代的大事。
(https://www.xlwxww.cc/747/747872/510213084.html)
1秒记住乐文小说网:www.xlwxww.cc。手机版阅读网址:m.xlwxw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