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文小说网 > 大宋猛虎下拉式 > 第四百三十章 叫你们掌柜的出来

第四百三十章 叫你们掌柜的出来


  雄州驻军,两万有余,编制是一个厢,厢是宋朝部队编制里的最高级别,厢下面有军,一个军大概两千五百人左右,军下面是营,一个营五百人左右,营下面是都,一个都一百人左右。

  都下面是队,三人小队,九人为中队,四五十人一个大队。大队有队头,都有都头,都以上的主官称指挥使。营指挥使,军指挥使。

  指挥使下有副指挥使、都虞侯这一类的副官。

  这种军制而言,还是比较先进的,也很合理,与后世军制大同小异,甚至可以简单的把中队理解为后世军队的班,组织方式是极其先进的。

  雄州的大营,旌旗招展,这里是大宋朝的门面,架势非凡。

  但是真正到了击鼓聚兵的时候,才会发现这里的军队,金絮其外,败絮其中。

  老弱病残,破衣烂衫,装备也不谈了。

  但是将台之下,倒也有一两千兵马算是甲胄鲜明的,这大概就是真正的门面部队了,需要时不时出现在人前,所有凑出了这么多好军械。

  其他人的甲胄,那就真正难以入眼了,铁甲上打着皮甲的补丁,皮甲上打着麻布的补丁。

  甲胄这种东西,在战乱到开国的那一段时间里,朝廷置办下了极多,也是因为战场需要。从檀渊之盟后,朝廷就再也没有花过大钱来补充这些东西了。

  因为河北几十年没有战争,也因为朝廷穷,有多余的钱要置办军械,也是给西军了,那里还得与西夏打仗,那里的军队比河北的军队更需要精良的军备。

  狄青在将台上看得是连连摇头。

  甘奇也看得连连摇头,心中还想,难怪几十年后,这个大宋朝灭国灭得那么突然,金人南下河北,摧枯拉朽一般的威势。

  就看着眼前这支军队,岂能不被人摧枯拉朽打得一溃千里?

  要整军,首先要钱。

  赵滋为了自己的面子,还左右下令,跑起了骑兵,换起了步卒战阵,算是小小操演了一番。

  狄青依旧在摇头。

  赵滋有些不好意思地走到狄青面前,说了一句:“狄相公,见笑了。”

  狄青对于军队这种事情,一向是很严肃的,他直接说道:“赵将军啊,倒也是难为你,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要论领兵之能,你不该是这种水平。”

  赵滋尴尬答道:“若是昔日在西北,要钱有钱,要人有人,要军械有军械,那就不谈了,奈何如今在河朔,我已是尽力了。”

  狄青只道:“把部曲都散了去吧。”

  赵滋点着头:“解散了,各自回营。”

  稀稀拉拉的大军,前后左右,各自散了去,犹如一窝蜂散向了四面八方。

  赵滋也觉得今日自己丢脸了,主动说道:“狄相公,甘经略当真下定决心要整军了?”

  狄青点着头,看向头前皱眉思索的甘奇。

  甘奇慢慢转过身来,问了一句极为直白的话语:“赵将军麾下,若是要挑选真正能作战的军汉,能挑出多少数目?”

  狄青还着重加了一句:“要真正能上阵拼杀的,与西军汉子那般临阵不乱、心怀勇武的。”

  赵滋本来准备答个七八千的数目,听得狄青这么一问,言语一止,为难了几番,开口说道:“许是……大概可以挑出个二三千号吧。”

  两万多人,只能挑出两三千号。

  这让甘奇再次皱起了眉头,这个比例低出了他的预料。

  无奈,甘奇头一点,说道:“那就先把这二三千号人挑出来,独成一军,军械甲胄兵刃都有限配给,另外加例钱与伙食,由狄将军亲自操练,也由狄将军带在身边听用。”

  赵滋点着头:“遵命。”

  挑出精锐给狄青,赵滋倒是没有什么意见。能配得上狄青的,自然就是精锐,给一些老弱病残倒还给不出手,二三千号人也不多。

  “边境这里,其他地方整军之事,先以挑选精锐为主,这些事情都先拜托狄将军了,我明日就要先回京一趟,过段日子再回雄州来。”甘奇如此说道。

  “听道坚你安排就是。”狄青也知道自己肩上的担子不小,不仅要巡查边境走私,还要在各地禁军抽调青壮勇武者亲自操训。

  甘奇风风火火的,点校完人马,也不多留,说是先回河间府。

  把狄青留在了雄州。

  甘奇走后,赵滋一脸疑惑问着狄青:“狄相公,这位经略使倒也有趣,才刚到边境来,忽然又要回京,这差事也办得太轻松了一点吧?代天子巡边,也能巡得这么敷衍?”

  狄青知道赵滋言中之意,笑道:“他可不是在偷懒。”

  “这还是不是在偷懒?”赵滋又问。

  “时间久了,你就知道他是个什么人了。他这个人呐,心思极为深沉,谋事缜密非常,从来都不是一个敷衍懈怠之人,此去定然是有要事,不便多猜。”

  “狄相公对他还真是推崇得紧。”

  “哈哈……过不得多久,你便也会与我这般想他了。”狄青捋着胡须,相当自信。

  “反正我也落得个清闲,跟着狄相公办差,倒也心甘情愿。”赵滋显然还是愿意跟着狄青做事,心里能接受。对于甘奇,还是有点既定看法的,毕竟甘奇实在太年轻。赵滋是个武人,武人有武人的待人方式,要么不服,要么服服帖帖。

  狄青只是摇头不语,甘奇是什么样的人,他太了解。眼前赵滋心中这点想法,狄青压根就不放在心上,也不值得放在心上。

  金融巨鳄甘道坚,不得几日,就带着他的巨额国际资本的一小部分,乘着一艘船就北上而去。

  从沧州乘船到析津府,其实用不了多少时间,而且渤海湾内行船还相当安全。

  船只远远泊在海上,甘奇又带着人趁着夜色,乘着小船上岸。

  这些事情,都得甘奇亲自去做,因为别人做不来。所以这趟辽国,比如由他亲自走一趟,走这一趟之后,甘奇以后兴许就不必自己以身犯险了。

  上岸就是辽国,辽宋就是这么近。

  析津府,大致包含了后世的北京市与天津市。后世的北京现在叫做燕京,也就是析津府的治所,燕京城也是现在辽国的南京城。

  辽国有几个京城,上京临潢府,中京大定府,西京大同府,南京析津府,东京辽阳府。其中西京与南京,基本上都是汉人聚居之处,也就是燕云十六州。

  最初的时候,辽国政治体制上,分了两套系统,称之为南大王院与北大王院,这大概是历史上最早的一国两制。把整个国家分为两个体系,在燕云之地用汉人的那一套官制,用汉人来管理汉人。在北方游牧部落,依旧还用原来部落联盟的那一套。所以有了南北大王院这个东西出来,南大王院就是管理燕云汉人的。

  后世小说天龙八部里,萧峰还当过辽国的南院大王,几乎就是燕云十六州的王。

  本来北大王院是契丹本部,后来慢慢发展之后,南大王院不论在哪个方面,势力都越来越强,辽世宗就直接改革了,把两个大王院先降级为南北枢密院,然后又把两个枢密院合并起来来,从此一国一制,中央集权。

  辽国到得如今,其实汉人的地位是很高的,这一点比契丹人比蒙古人做得好很多,辽国贵族也早已全面汉化,这种汉化是从上至下的,从皇帝到贵族。所以汉人的地位自然就不低。

  而且从法律,到习俗风俗,再到燕云各地的世家大族,辽国朝廷都给予了足够的尊重,汉人官员更是到处都是。这也让辽国在燕云的统治越发平稳。

  辽国获得燕云十六州这一块地盘,倒是与大宋朝没有什么关系,这是遗留问题,并非是辽国从大宋朝抢去的。

  五代十国时期,后唐有一个领兵大将叫作石敬瑭,然后他叛乱了,自己拥兵自立,建立了后晋,也遭到了剧烈的反扑,石敬瑭扛不住了,往北去求契丹人帮忙。为了让契丹人帮他渡过难关,石敬瑭主动把燕云十六州割让给了契丹人当做报酬,还向契丹人自称是儿皇帝。契丹人拿了燕云十六州,也帮了石敬瑭。

  后来后晋的灭亡,也遵循了同样的套路,也是后晋的领兵大将刘知远拥兵自立了后汉,把后晋给灭了。

  后汉的将军郭威,又拥兵造反,灭了后汉,建立了后周。

  后周的将军赵匡胤又在陈桥兵变,皇袍加身,建立了大宋。

  然后大宋扫平了天下,灭亡了后蜀等其他国家,然后杯酒释兵权,重文防武,把这种武将造反的基因给止住了。

  五代十国就是这么一个混乱的时期。

  大宋虽然一统天下了,但是独独当初后晋儿皇帝石敬瑭割让给契丹的燕云十六州,不在大宋的版图之中,而且后来西北方还有一个党项李元昊也脱离了组织,拥兵登基,建立了西夏。

  这大概就是如今这个时代的历史沿革与版图格局。

  甘奇入了析津府,趁着夜色就在官道上疾驰,白天就在路边城镇买了几辆车架与马匹,直奔燕京城而去。

  甘奇在这辽国,不认识任何一个人,想要真正开启贸易战,前路都得自己去趟。

  燕京城,乍一看,与大宋没有任何区别,街边人说的话语,口音也差不多,风俗习俗都差不多。

  若不是甘奇清清楚楚知道这里是辽国,还会有一种在大宋的错觉。

  唯一一点去大宋不一样的地方,就是路上时不时能看到一些契丹武士,秃头披发,身穿毛皮,腰系弯刀。

  这种装扮的契丹人,显然不会是契丹贵族,而是契丹人里的底层,是从更北方的区域到燕京城来的。燕京城里的契丹贵族,如今可不会是这么一副打扮,必然都是绫罗绸缎在身。

  甘奇走进一个茶楼里,坐下之后,叫了一些茶水点心之类,想听听这燕京城里的消息。

  还果真就有大消息传到甘奇耳中。

  一旁桌子上的人正在聊着最近发生的一件大事。

  “你们知不知道,北边打起来了,皇太叔耶律重元造反了。”

  “什么?真打起来了?”

  “当真,北安州,兴化,滦河那边,都乱成一锅粥了。不过耶律重元也是自寻死路,在滦河行宫起兵造反,最后兵败自杀了。”

  甘奇侧着耳朵在听,皇太叔是谁?就是辽道宗耶律洪基的伯父,怎么突然就造反了?

  大宋朝今年新皇登基,辽国几年皇太叔起兵造反。倒也是有缘分。

  造反了倒也好,辽国此时内乱,正乱成一锅粥,有利于甘奇的计划实施。

  “皇太叔野心真大,我觉得他必然会败,他岂能打得过陛下?”

  “我也这么觉得,好好的皇太叔不当,非要想当皇帝,这不是自寻死路吗?这回又不知多少人要倒霉了,你看燕京城里,忽然来了这么多契丹武士,先来就是为此事而来,要严查皇太叔之党羽。”

  茶楼里都在议论着这个新消息。

  甘奇听得许久,便出门而去,辽国宗室一直都有谋逆造反的传统,比如辽世宗就是被人谋刺的,至于宫闱之中的乱事,那更是数不胜数,特别是当皇帝的老爸杀儿子,儿子想着杀老爸,还有什么皇帝杀皇后之类……太多太多。

  此时辽道宗耶律洪基刚刚被谋刺,全国上下都在调查这件事情,宗室之中人人自危,官场之上人心惶惶。甘奇大概就需要这种环境,当官有其他的事情忙,也方便甘奇润物细无声的贸易战。

  甘奇反倒极为开心,出来茶楼,在街道上逛了一下,找了找去,选中了一间粮行,牌匾上书:有道粮行。

  甘奇走了进去,招呼人的小厮上前躬身笑道:“客官买点什么?”

  “麦何价?”甘奇此时衣装讲究,绫罗在下,绸缎在上,精心刺绣,玉带在腰,看起来就是富贵人。

  “麦价一石七百钱,若是论斗,一斗七十五钱。”

  甘奇心想,倒是与大宋北方的粮价差不多。又道:“有多少存货?”

  小厮闻言,立马就知道有了大生意,开口说道:“客官要多少,我们粮行就有多少。”

  “是吗?这么大的口气?一万石有吗?”甘奇开口笑问。

  “一万石,有。”小厮倒也不虚。

  “十万石,有吗?”甘奇又问。

  小厮有些心虚了,问道:“客官当真要这么多粮?”

  甘奇不答,心中却已知道这个粮行能量不小,只道:“叫你们掌柜的出来。”

  “客官稍等,小人这就去请。”


  (https://www.xlwxww.cc/774/774565/495381292.html)


1秒记住乐文小说网:www.xlwxww.cc。手机版阅读网址:m.xlwxw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