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三章 人心
这张老汉是个医者,在村里很有威望,张骏还是觉得有必要解释一下,免得村民惊惧。不然三百多人驻扎下来,对他们而言绝对是极大的负担。
“老丈,吾等乃是汉家王师,路经此地,只是暂做休整,不会逗留太久。”张骏道。
张老汉摆了摆手,又说了很多。
却见宋沛面容有些尴尬,迟迟不翻译。
张骏问道:“泽清,老丈说了什么?”
宋沛犹豫再三,才开口道:“老丈说,他不识什么王师李师,当初先祖避难时就在王道治下,还不如匈奴人讲道理些。咱们要留多久都可以,村子本就来去自如,但食物需要自己采办,他们供应不了。”
“他娘嘞!”
张骏还没有什么反应,倒是胡硕先发起怒来,吼道:“主公,这老儿是匈奴人的鹰犬,让俺一巴掌拍死他!”
“不得无礼!”张骏斥退胡硕,对老汉再拜道:“长者容禀,前朝苛政,实乃人神共弃。但吾等乃凉州治下之军,所图只为驱除胡虏,恢复中华,让百姓不再受胡虏侵扰,人人都能安居乐业。老丈言语并不粗俗,料想也定知‘非我族类,其心必异’的道理,只有天下一统,百姓才有希望。”
张老汉闻言,有些意外地看了张骏一眼,似乎是没有料到这个年纪轻轻的后生能说出这番话来。但他也没有再多表示,而是拱了拱手,转身离去。
一场交流变得不欢而散,众人都感到十分气愤。但这张老汉又对许多人有救命之恩,大家都觉得这情形很尴尬,想骂还出不了口。
张骏心里倒是并没有什么太大波动,人家在魏文帝时就搬来了,如今都过了几代人,心里即便有不满,恨的也只会是苛政,对匈奴人必然没什么感觉。故人能够抛家舍业的迁移本就是需要很大决心才能做的事情,可想而知当时他们的生活是什么样子,应该是水深火热了吧。
人不能用自己的经历去要求其他人感同身受,这本来就不现实。
“都散了吧,注意警戒。”张骏吩咐了一声,就要回屋歇息了。刚醒来不久,伤势虽然稳定了,但体力和精力还很欠缺。
众人领命,各自忙自己的事情去了。
宋沛和索三戒则扶着自家主公回到了屋内。相比于堡子里其他的茅草窝棚,这间屋子算是最豪华的建筑了,张骏问了一下房主是何人,结果还是那张老汉的。
待到张骏躺下,索三戒道:“那老儿虽然不识忠义,却也是个好人。”
宋沛道:“遇到这等奇事,的确不能以常理度之。”
这时,张骏隐约瞥到门外有一个熟悉的身影,既不进屋内,也不离去。他心里有数,便微微笑道:“休说北地如此,便是在江南也有这等事。”
“哦?”索三戒好奇道:“主公竟还知道江南的事?”
果然,说到此处,连屋外那身影也往前凑了凑。
“嗯,此事是一个落魄文人说的。”张骏缓缓道:“晋太康中,武陵人捕鱼为业······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
张骏将《桃花源记》背了一遍,心里自是又多了一番感受。对古人而言出门一百里就是另一个世界了,很少有人愿意背井离乡。但自八王之乱始,迁徙竟然成为一种常态。北方的人要么往南跑,要么往凉州跑。跑出去的不能说日子变得有多好,但起码活命不成问题,可跑不掉的,就只能在屠刀下逆来顺受了。
学这篇文章的时候他还在读初中,当时甚至还有些羡慕桃源村的人,但他此时再环顾四周的景象,才知道这美丽的故事背后蕴藏着多少百姓的血泪。
“怪哉!”听了张骏说的故事,宋沛和索三戒连连称奇。
张骏再去看问口处,已经没有了那人的踪影。
只听索三戒道:“若非吾等也遇到了这村子,恐怕很难相信。”
“然也!”宋沛道:“只是这武陵的桃花源,要比此地快活多了。”
“乱世求存不易,所以更应爱惜百姓。只有早日恢复中华,百姓才能安居乐业。”张骏感看道。
“主公胸怀天下,吾等自当追随!”宋沛和索三戒郑重道。
就这样,又过了两日,张骏下令军中大小将校集合,商量进军事宜。
如今凉军只剩下了三百四十人,许多什、伍已经彻底没了建制,只能打散重编。
胡硕率领的亲卫在战场上所向披靡,但也损失最为惨重,在最后一战中,为了营救张骏,损失近半。后来又有重伤不治者死在了路上,就只余下了二十人。
周同的斥候队也损失了好些人手,只剩下了三十人。唯一没有受到损失的,是索三戒带领的匠作队。至于韩虎负责管带的步卒,就只能用伤亡惨重来形容。
辎重上粮草也难以为继了,人员损失虽然缓解了食物的紧缺,可人都没了还要吃得有什么用。
在张家堡停留了四日之久,除了张骏等重伤员行走困难,其他人都修整的差不多了。山里的野兽都在猫冬,即便用尽了人手,也打不到多少。再停留下去已经无济于事,张骏和幕下三人商量了一番,又征询了韩虎的意见,决定开拔。
至于去处,张老汉倒是推荐了一个,据他所言,张家堡西南外百里,有一个汉寨,名叫刘家寨。他们也是避难的汉人百姓,确有豪强庇护,实力比较强大。
对张老汉的话,张骏心里只信了一半。一个躲藏在大山里的寨子,实力再强能强到哪去?他只期望能补充一些粮草,让部下们有个修整的地方。
就这样,三百余人马尽数启程,由张老汉亲自做向导,向传说中的刘家寨赶去。
山路虽然难行,但好在马匹众多。临走前张骏下令宰杀了一匹从匈奴人手里缴获的驽马,一方面是为了答谢村人,另一方面是为了减少负担。
一匹马对辎重的消耗量能达到人的七八倍,如今粮草供应已经十分紧张,有限的物资当然要首先供应给战马,无奈之下也就只能杀掉一些给军士们改善伙食了。
(https://www.xlwxww.cc/781/781115/347301668.html)
1秒记住乐文小说网:www.xlwxww.cc。手机版阅读网址:m.xlwxw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