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文小说网 > 大国崛起1857全文免费阅读无弹窗下载 > 第五百四十七节 登高必跌重

第五百四十七节 登高必跌重


  别说西方人了,就是中国人,包括大明的读书人和满清的读书人,都不这么认为。

  但是他们不认为曾国藩不能保持客观,而是认为曾国藩一定能证明洋教的邪恶。

  广大读书人,除非真正了解西方宗教,甚至是信教的中国人,很少对洋教有好印象,这是目前的普遍现象,可以解释为一种文化团体对外来文化入侵的一种应激性心理反应。

  历史上,当天津教案爆发之后,清廷同样是让曾国藩出面解决。曾国藩是一个把诚作为信仰的人,这是他的修养,所以他去调查的时候,追求的是客观事实,调查的结果并没有让广大读书人如愿,他经过调查认定,教堂里并没有人们谣传的洋人挖人心肝之类的情况,传闻中放小孩眼睛的陶罐里,放的不过是洋人泡的蒜头而已。

  曾国藩的调查结果是事实,但是却不符合中国人的认知,结果天下人反曾,曾国藩在天下人的咒骂中,第二年悻悻离世。

  研究外交史,就不可能绕过西方宗教在中国的传播史,不能绕开因为教案引发的相关历史事件。

  朱敬伦太清楚曾国藩因为调查教案一事,名誉扫地,至少在当时被读书人咒骂。

  明明知道曾国藩去调查这件事没有好结果,朱敬伦还是要去做,原因很简单,因为曾国藩是罪和斯的人。

  历史上清廷之所以选择曾国藩去处理,主要原因就是因为曾国藩是当时天下第一大儒,平定太平天国保卫中华礼仪人伦的巨大光环套在曾国藩头上,让曾国藩成为一个最接近圣人的人。

  国家出现圣人不是坏事,可问题是这个圣人如果是一个活人的话,就会让人尴尬了,尤其是对皇权,面对这种活的圣人,你用他吧,无法控制他,不用他吧,又交代不过去,总之这样的人在任何时代出现,都会给皇权造成非常大的现实困扰。

  所以满清让曾国藩去做这件事,因为这种事非常麻烦,牵扯到了群体性的不理智,谁都清楚沾上这种事就不可能全身而退,哪怕是曾国藩沾上,也得惹一身腥,一个毫无污点的曾国藩清廷不敢用又不能不用,但如果有了污点的曾国藩,那就可以放心用了,因为这样的曾国藩就不在是圣人,只是一个能力很强的人才。

  朱敬伦其实也遇到了跟慈禧和奕欣一样的问题,曾国藩的威望太高了,高到了让朱敬伦不能忽视的地步。他不是一个嫉贤妒能的人,他并不担心国家出现精神感召力超越他的人,尽管那样会带来麻烦。

  他之所以觉得曾国藩是一个麻烦,不是因为曾国藩的号召力太强,关键是曾国藩的号召力跟他的想法不一致,曾国藩用他的号召力挡了朱敬伦的路。

  这个历史上,曾国藩的威望比之原本的历史有过之而无不及,原本的历史上,曾国藩主要的功绩是保卫了儒教,镇压了太平天国运动。这个历史上,保卫名教这份功劳只有一半,但是曾国藩却通过在大明推广儒教,在各地广建孔庙,让他在士大夫心中的地位比原来应有的威望一点不差,三年来,曾国藩在大明境内已经假设了五万所孔庙,每个孔庙中都设有一座大小不一的学堂,有一个老夫子教授学生礼义廉耻,现在曾国藩的信徒已经不计其数,他们已经公然喊出了要让人人“懂礼仪知廉耻做君子”的口号了。

  曾国藩将隐藏在大明传统社会基层的那种传统儒教力量给彻底激发了出来,已经形成了一股难以扑灭的熊熊烈焰,如果仅仅是办学,哪怕因此曾国藩的威望升上了天,哪怕读书人把他当成一个当世孔子,朱敬伦也不在乎,可问题是,曾国藩发起建立的学堂,已经完全脱离了朱敬伦的设想,最让他难以接受的,就是这些学校不教授数学,他们是自己办的私塾,他们不接受官府派来的数学教师。

  而此时在乡间的办学热情最为高涨,关键是最保守的士大夫在曾国藩这面旗帜下,抱成了一团的情况下,政府再想强行推广数学教育,恐怕会造成动荡的。

  所以朱敬伦才选择了跟满清权贵一样的做法,他觉得在这个时候,打击一下曾国藩的个人威望,是很有必要的,有必要就要去做,这就是政治,至于对于曾国藩本人,那就只有抱歉了,既然曾国藩闯入了朱敬伦他们这种人的政治猎场,就要随时做好被猎杀的准备,或者拿起枪来也选择做一个猎手。

  曾国藩历史上就没有选择做猎手,他选择了解散湘军,他没有造反,他想做圣贤,他不想做君王,结果他只能是一个猎物,在猎手们认为有必要的情况,随时会拿他开刀。

  朱敬伦挑中曾国藩的原因,当然不止这一点,如果仅仅是打击一下曾国藩的威望的话,方法多得很,他只要还是想利用一下曾国藩的威望,既然曾国藩的威望已经阻挡了他的路,迟早都要打击的话,那么在最有利的时刻,让曾国藩的威望发挥一下效用也好。

  换做任何一个人去调查这件事,最后得出的结果都可能没有公信力,但是曾国藩已经获得了儒家系统中所能获得的极限,他是全天下读书人中的楷模,是大家的模范,他调查的结果其实是让人信服的,之所以后来大家那么憎恨曾国藩,就是因为他们信服曾国藩,可正因为这种信服,让他们格外的憎恨,因为曾国藩揭露了真相,让他们难以接受的真相,换做一个人,他们不信服的情况下,反而不会如此憎恨了。

  朱敬伦就是要用曾国藩的威望,打击一下全天下的保守士大夫,包括大明的士大夫,打击一下他们的愚昧,让他们开开眼,不要总自以为是的看问题,他们憎恨洋教也好,喜欢洋教也罢,但是给洋教头上安上那么多愚民迷信的东西,在用那些东西去愚弄文盲的愚民,这是朱敬伦坚决不能接受的。

  朱敬伦也担心这个时代西方宗教的文化入侵,因为这种文化入侵也是造成这个时代中国社会问题的一个很大的原因,但是他绝对不愿意看到中国文化团体用这种愚昧的方式进行自我保护,因为他们今天不能正确看待西方的宗教,明天也就不能正确的看待西方的科技。他们今天对愚民说天不下雨地发干只因教堂遮住天,明天就会告诉愚民扒铁路推电杆东海去翻火轮船。

  朱敬伦很清楚,那些认为洋人神父挖小孩心肝的人,跟认为工厂烟筒的影子压到他家房顶给他们家带来霉运的人都是一群人,而这群人的思想,则是他们心中的文化人,是一群乡下土夫子们给他们灌输的。

  因此根源还是那些保守的文人士大夫阶层,是乡绅阶层的思想问题,能触动这些人思想的,不是报纸上逻辑严密的评论报道,不是政府的理性引导,而是他们自己心目中的太阳,他们自己挑出来的精神偶像,比如曾国藩这样的人物,做出一种跟他们思想相悖的事情。

  历史上,曾国藩在天津教案一事上,名誉扫地,天下人大骂曾国藩,可是之后洋务运动却马上发展到了高朝,不得不说曾国藩这个标杆的倒下,对传统士大夫精神的巨大冲击,是有莫大关系的。

  曾国藩自己不可能不明白这种结局,可是当朱敬伦派人找上他,告诉他皇上请他去调查天津教案的时候,他知道自己根本就没法推脱。

  因为大明官员告诉他,此事非他不能处理,如果处理不好的话,英国、法国、俄国和美国的洋人,势必会联合向北亰发动进攻。

  同时大明政府还通过报纸发表声明,告诉天下读书人,官府邀请大儒曾国藩去天津调查教案,瞬间赢得了一众读书人的响应,他们认为他们心中的偶像出面,肯定能震慑住洋教。

  忠君也好,不忠也罢,曾国藩毫无疑问是一个爱惜自己羽毛的人,他是天下敬仰的大儒,洋教问题,大家都翘首以盼的等他出面,如果他不出面,他用一辈子建立起来的名誉就会轰然倒塌,因为他在大是大非面前退缩了。

  另外曾国藩是一个真正有休养的儒士,后世被称为儒家辉煌最后的尾声,他不是世俗的政客,而是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士大夫,至少在精神道德层面上,他是跟范冲淹、王安石等士大夫文化颠峰时期的这一群精英士大夫平齐的,中国士大夫的道德支柱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是为生民立命为天地立心为万世开太平,简单一点说,一个真正的士大夫,是有一种家伙天下情怀的,他们心中对国家、民族抱有一种强烈的责任感。

  这种责任感也让曾国藩无法去推脱。

  但他心里其实明白,他去了,对他个人,恐怕会是一个打击,他明白他自己现在的位置太高了,高到他当初都想象不到的地步,他本没想过要收获这么崇高的威望,他最初的愿望不过是希望通过教育子孙懂礼仪知廉耻明大义,是不希望看到下一代被洋人的邪说蛊惑。

  可他没想到,他推动的教育儒家化,通过大明日益发达的现代报纸,传播的范围和速度超乎了传统社会所能到达的极限,如果没有这些现代传播方式,可能曾国藩的行为,要在他死后才能慢慢产生效果。

  但是在这些媒体的推动下,他的行为已经不局限在读书人阶层,而是在全社会各个阶层中广为流传,而他的行为也被人各种解读,他成了一个符号,一种象征,而别人又在他身上加注了他本来没想负担,也承担不起的各种美好愿望,比如现在在大明广为流传的,说他曾国藩在将大明变成一个君子之国的说法,就是他从未想象过的事情,这显然是外界对他行为的美好解读,但这种解读明显过度了。

  这种解读让他享受到了过高的赞美,也站到了过高的高度,所以他不会有好结果。

  因为登高必定跌重。

  明明知道对自己不利,可曾国藩还是要去,这就是他跟李鸿章这种人的区别,这也是一个真正的士大夫跟政客的区别,他不是不懂得趋利避害,而是因为从孟子时代传下来的那种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的精神,让他不能不去。

  但他知道此行恐怕不会有好结果,他甚至连自己一旦不幸,棺材运送路线都交代好了。


  (https://www.xlwxww.cc/851/851157/349796939.html)


1秒记住乐文小说网:www.xlwxww.cc。手机版阅读网址:m.xlwxw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