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文小说网 > 蜀汉之庄稼汉无错字精校版下载 > 第0962章历史的青衣

第0962章历史的青衣


建兴十三年十月的凉州,注定会很热闹。

        对于冯刺史来说,吴国使团的到来,并不算是头等大事。

        最大的事,还是凉州考课。

        时历三年之后,第一批参与凉州考课选才的士子学子,终于迎来了最后一次考核。

        从第一年被下放到县乡当工头,再到第二年到郡里各部曹当跑腿,最后再到州里整理各类文书。

        与最初参与考课的士子相比,能熬过这三年考核的人,基本也就是剩下个三成。

        剩下的这些人,是不是才干出众不好说,但业务水平至少都在平均水准之上。

        最重要的是,他们要么是心志坚定之辈,要么就是把考课当成最好的晋升渠道。

        有这两点就够了。

        冯永没想着十几年就能挖倒世家用数百年砌起来的墙角——即使自己手里有降维打击的利器。

        从一开始的偷偷摸摸,到现在的光明正大,就已经是很大的胜利了。

        后世历史上的某个姓杨的熊娃子,在付出整个天下江山的代价后,最后连自己脑袋都赌上了,都还没能搞定关东的世家。

        十月的凉州,热气早已褪去,甚至已经开始有了些许凉意。

        武威城里,气氛却是越发地火热起来。

        “幼常,好了没有?快点!”

        一袭青衣的李明急吼吼地对着屋里头喊道:

        “数年努力,可就是看今朝了,如何敢耽搁了!”

        “时辰未到,天色尚早,着急什么?”

        同样一袭青衣的马田终于走出屋子,略有不耐地回了一句。

        “能不急吗?这三年来的努力,可就是看今日了。”

        李明颇为唠叨地重复着这句话,神情有些紧张,他拉了拉身上的衣服,低头左右看看,“幼常你帮我看看,可有什么不妥的地方?”

        参加考课就这点好,苦是苦了点,但至少包吃包住,夏冬两季发统一款式的衣物。

        熬过了第一年,等第二年进入郡里当跑腿的时候,每个月还有补贴。

        对于世家子弟来说,这点东西,可以说连塞牙缝都不够。

        但对于有志改变阶层的苍头黔首,乃至寒门子弟来说,这就是一个振奋人心的信号,半步入仕的信号。

        就像李明这样的,他不是穿不起这种衣料的衣服,而是这身青衣所代表的意义,非别的衣物所能比拟。

        李明右下侧衣摆明显有一个黑点,也不知是哪里沾上的泥点,还是洗不掉的墨点,但马田就是不说。

        因为他知道,他说出来,眼前这家伙肯定要回去换衣服,到时候又要花时间等他,划不来。

        “挺好的……”

        马田推搡着李明向外走去,“走走走,着急喊我出来,就是看你的衣着合不合适?”

        李明没觉得有哪里不对,他急声道:

        “笔具!笔具没拿!”

        之所以是笔墨不是笔具,是因为除了笔墨,还有各类大小尺子,这就是凉州考课与其它考课不一样的地方。

        因为它会有各种算学题。

        南乡算学,天下第一,可不是说说而已。

        只有当过工头,这些士子才明白,算学有多大用处。

        至少在水利土木工程这种最基础的民生方面,学过算学和没学过算学的工头,那真是一个天上一个地下。

        对于李明来说,三年凉州之行,算是一场心灵与身体全面洗礼。

        从一开始心里对冯鬼王极为抗拒但又不得不前来的矛盾。

        再到承认现实。

        到最后认可凉州考课乃是“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知行合一”的过程。

        可想而知他经历了多少心理转变。

        因为前来参加考课的士子,除了极小数,大多在姑臧城是没有住处的。

        所以刺史府在不远处,建了一个舍院,专门给这些临时工住。

        马田和李明出了舍院,前后都有人,大伙一起向着同一个方向而去。

        目的地是姑臧城的学堂,同时也是凉州最大的学堂:凉州学堂。

        正是今日考课的地点。

        以前在县郡的时候,好歹还有休沐。

        但自到了姑臧,别人休沐,他们这批人,还得去学堂听课。

        完了还有课后作业,连晚上都不能安心休息。

        也就是舍院对这些士子不限量供应油灯,要不然,真换了黔首人家,光是灯油就不一定能耗得起。

        一众士子走在大街上,皆是一袭青衣,本就引人注目。

        更兼今日乃是考课之时,早已在姑臧城传得人尽皆知。

        行人不但对他们纷纷避让,更多的,有不少人对他们投去艳羡的目光。

        因为过了今日,他们就算是正式入仕,成为大汉官吏。

        入仕对世家大族来说,可能不算什么。

        但这世间,有多少人有幸投胎世族之家?

        就算是世家子弟,又有多少人能入仕?

        相比起来,这些青衣士子,可算是世间幸运儿。

        更别说是在凉州目前的大局下,就算是世家大族,也对推荐子弟入仕,有着非常大的渴望,以及需求。

        没办法不渴望。

        眼看着凉州一天天在改变,光是毛纺工坊这种东西,以前就从未出现过。

        蜀地的李家宗房,早已用自己的亲身经历告诉后来者,数百年来的经验似乎已经变得有些不太适用。

        而同为李氏的陇西李家,还有敦煌张家,也用亲身经历告诉他人,下注季汉,其实获利非常丰厚。

        一场史无前例的工坊潮,让但凡有点眼光的人物,都会下意识地把目光看向北方的草原。

        因为那里似乎有无穷无尽的羊毛和胡人……

        而想要加入这场狂欢,凉州刺史府注定是绕不过去的。

        所以只能入仕。

        唯有入仕,利用官方的优势,才能在这场狂欢中抢得先机。

        只是在这一次考课中的竞争中,世家子弟很明显落了下风。

        因为世家话事人虽然可以强行把自家子弟塞进来,但也架不住有人在这三年里的各项考核中故意被淘汰。

        毕竟撩起袍子,和那些泥腿子混在一起,无论是生理上还是在心理上,让很多向来养尊处优的世家子弟都没办法适应。

        所以看向街道上那批意气风发的士子的目光,同样有某些复杂说不清道不明的目光。

        “汉中那边,似乎当真想要改变选才之制啊,要不然也至于把向朗派了过来。”

        在某处临街的食肆二楼,有人看着正鱼贯而过的青衣士子,喃喃说了一句。

        “举秀才,不知书,举孝廉,父别居。寒素清白浊如泥,高第良将怯如鸡。”

        有人念了一句桓灵二帝时的童谣,语气中有冷笑之意:

        “汉中那边,自诩乃汉家正统,更兼诸葛孔明在《出师表》里有言,刘备时常痛恨叹息桓灵二帝之政。”

        “故欲改后汉之弊,乃是正常之举,只是……”

        此人说到这里,却是顿了一顿,没有再说下去。

        “只是如此改制,却是对我等大是不利。”

        他不敢说,却有人敢说。

        接话的人面色阴沉,目光闪烁,不知在想什么。

        本以为改察举为考课,世家子弟同样会有极大优势。

        毕竟以学问底蕴而言,世家甩寒门十条街都不止,更别说那些连大字都不认得一个的泥腿子。

        也就是有了南乡,才让寒门与泥腿子有了些许希望。

        若是像曹魏那般,寒门想要出头,必须得有世家允许。

        说得好听点,那就是得有世家的举荐。

        也就是说,寒门必须依附于世家大族,才能进入朝堂。

        谁能料到,这考课非但是要考学问,居然还要考实务。

        三年繁杂无比的实务,生生把不少世家子弟逼退。

        想到这里,此人更是激愤:

        “考课考课,考个甚课?这算哪门子的考课!”

        “噤声!”

        “慎言!”

        “慎言什么?”此人冷笑地看向其他人,“诸位莫不是有子弟在底下那些青衣诸子中,这才让吾慎言?”

        “让吾等世家子弟,与那些寒门同列也就罢了,现在连那黔首之流,都敢与诸家子弟同席,诸位难道不觉得辱人太甚吗?”

        一番话,说得在座的众人一阵沉默。

        此人一见,心头不由地一阵快意,正欲继续说下去,忽然有人出声道:

        “西平郭家没有参与考课吧?也对,毕竟大汉入主凉州后,郭家曾有作乱,族中子弟怕是死伤不少。”

        “更兼如今魏国天子的后宫里,听说有郭家女,颇得宠爱,故你这番言语,可以理解。”

        郭家人闻言,顿时大怒:

        “你什么意思!”

        对方冷笑一声:

        “什么意思?难道你当真不懂?姓冯的只要在凉州一日,魏人敢越过陇山一步耶?若不敢,吾等还能如何?”

        “难道你想让我们皆像你郭家那样,白送族中子弟性命?”

        话说到这里,又有人咕哝般插了一句:

        “心狠手辣小文和……”

        想起这两年繁荣的劳力交易,不少人就是一个激灵。

        以前只闻其名,不觉得如何。

        现在亲眼所见,终于知其实矣!

        “郭君,道不同,不相变谋,请自便吧!”

        “看在以往的面子上,吾等不会把此事说出去就是。”

        ……

        郭家人见说不动这帮人,不由地恨恨道:

        “魏国之9品官人法,方是在维护我等大族;考课之法,实乃掘世家之根基是也。”

        “汝等为一时之利,迎合冯永所为,日后汝族为人所挟,皆因汝等之短视!”

        说完,一甩袖子,转身而去。

        “当真觉得吾等皆醉己独醒耶?”有人看着离开食肆的背影,咬着牙说道,“若是能选9品中正法,谁愿意选考课法?”

        “然魏人以有备对无备,十万精兵反被两万人大败之,何足恃哉?更毋论魏人沿后汉遗风,重关东而轻凉州。”

        “反观季汉,前有葛氏,后有冯永,兵精将猛,更兼诸多独有之利,吾等如之奈何?”

        谁都知道9品官人法好,但奈何魏国不中用啊!

        如果说陇右一战之后,凉州世家豪族仍在汉魏两国之间摇摆。

        那么萧关一战,则是让大多数家族断绝了念头,倒向了汉国这一边。

        要不然敦煌张家这个当年带头平定张掖酒泉之乱的魏国忠臣,又怎么会突然倒戈?

        让出一部分知识解释权,但同样也换来了三代不愁的基业,终究是不算太亏。

        因为这部分知识解释权,不是说不想让,就可以不让的,而是让也得让,不让也得让。

        汉中那边,压根就不跟你讲什么道理,每年狂印书籍,就跟不要钱似的。

        一本《千字文》,一本《大汉音韵》,就把自古以来被垄断的识字门槛击得粉碎。

        大伙能有什么办法?

        一众士子自然不知道,他们这一场考课背后,有着什么样的博弈。

        他们更不会知道,这一场凉州考课,会对大汉产生什么样的影响。

        所有人都处于历史中,却不知历史会走向何方。

        除了站在凉州学堂大门高高台基上,俯视着下边陆陆续续前来集合的士子的冯刺史。

        学堂前面,早已被士卒划出一大片空地。

        除了要参加考课的士子,闲杂人等一律不准靠近。

        看着森严而严肃的守卫,李明不由地有些紧张起来。

        他把证明自己身份的小牌牌递给检查的士卒,待士卒确认过后,这才放行进入。

        从他这个角度抬头看去,只觉得正站在凉州学堂扁牌下面的冯刺史,似乎有一股无形的威势。

        “吉时已至!”

        “肃静!”

        原本还有些嗡嗡声的士子们,立刻都安静了下来。

        “向公,请吧。”

        台基上的冯刺史伸手引礼。

        手捧天子诏的向朗微一颔首,缓步上前,展开圣旨,念道:

        “汉有天下,历数无疆。曹丕凶逆,窃居神器,子叡承恶……今诸士子,有志于汉,朕甚慰之……”

        不得不说,向朗的声音不但洪亮,而且抑扬顿挫,很是感情。

        反正通过扩大器放大传到底下的士子们听了,看起来很是有些激动的感觉。

        向朗念完后,众士子齐齐躬身行礼:“谨遵陛下诏训!”

        站在向朗身边的冯刺史全程面无表情,毫无波动——因为他听不懂。

        “考课一事,君侯出力为最,要不要也对诸位士子也训戒两句?”

        向朗收起诏令,问向冯刺史。

        冯刺史点了点头,走到铁喇叭前,咳了一声:

        “三年努力,且看今朝,希望诸位,发挥出最好的水平!”

        说着,他指了指身后,“我今日唯一的希望,就是希望诸位在进入此门时,能好好看清这门口所书!好了,准备进场。”

        “诸士子入场!”

        一众青衣士子开始拾阶而上,鱼贯进入学堂大门。

        这批士子中,有不少乃是南乡学堂出来的学生。

        他们在经过冯刺史身边时,习惯性地对着冯刺史行礼后,这才走进学堂大门。

        冯刺史微微颔首,嘱咐道:

        “好好考试,莫要辜负了这些年的努力。”

        “是,山长。”

        ……

        李明与冯刺史虽然没有师生关系,但也是点头以示敬意。

        无他,只因为他为自己开通了一条入仕的道路。

        他在准备进入大门时,下意识地抬头看去。

        但见大门左边写着“读万卷书”,右边写着“行万里路”,门上中间写着“知行合一”。

        想起自己这三年来的经历,他不禁感慨万分。

        迈进大门后,迎面而来的是一个影壁,上面有四行醒目大字:

        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虽然已经看过很多次了,但今日也不知怎么的,总是让人觉得胸口激荡,不由地拱手施了一礼,这才绕过影壁,进入考场。

        看着这些青衣士子鱼贯而入,向朗脸上的笑容就没有停止过。

        他站在冯刺史身边,兴奋地低声道:

        “君侯,此举可谓让才俊入彀中乎?”

        冯刺史闻言,顿时一怔。

        他缓缓地转过头去:

        “向公,你认识李世民?”

        “李世民是何人?李家?”

        冯刺史沉吟,目光闪烁:

        “玄武门之事,李建成其实没死,你知道么?”

        “李建成又是何人?”

        向朗越发地奇怪了。

        冯刺史看他不似作假,这才暗松了一口气。

        还好,不是穿越狗。


  (https://www.xlwxww.cc/89/89986/20298329.html)


1秒记住乐文小说网:www.xlwxww.cc。手机版阅读网址:m.xlwxw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