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1章 赛博朋克
夜已经深了,忙碌一天的人们都已经进入梦乡,只有五颜六色的霓虹灯没有睡意,还在孜孜不倦的工作。
铜锣湾某间豪宅的书房里,烟雾缭绕,好像着火了一般。书桌的烟灰缸里装满了雪茄烟蒂,缕缕青烟正不断升起。沉浸在写着快感中林匡,丝毫没有觉得空气呛人,正挥笔疾书。
很多人都知道林匡写小说写得快,却不知道他为何写得快。林匡从小就喜欢读书,而且读了很多书。国外有名的小说,不论是英国的、法国的、美国的,还是俄国的,林匡都看,而且很多都看过几遍。《福尔摩斯》和阿加莎的小说也基本上都看过。
在这个过程中,林匡练成了一种特殊技能,看小说的时候,那些文字会在他的脑海中化为画面,所以一边看书,就好像一边在脑中制作电影画面那样。林匡写小说的时候,其实就是把那些脑海中的画面描述出来,所以,跟搜肠刮肚想词句的作家相比,他写作速度极。
一个多月前,林匡看报纸的时候,一则新闻给了他灵感,在他脑子里形成了一个故事。就如许望秋所说的那样,那是一个以外星人收尾的故事,但他并不打算修改。
我就用外星人结局怎么了?只要我的故事足够好看,就算套路也照样赢你!
我不光要赢你,好要让你在故事中遭受折磨!
这个一个关于酷刑的故事,在林匡脑子里,许望秋正惨遭各种酷刑的折磨,跪在地上哀求自己的原谅,而他的回答只有一个字“滚”。能够虐待许望秋,那种感觉简直比跟夜总会的妈咪来一次还要爽。林匡得意地笑着,将脑海中的画面,化为一句句生动的描述,将《极刑》这个残酷的故事逐渐勾勒出来。
与此同时,许望秋坐在书桌前,双手抱在怀里,思考着自己该写什么。他对廖一原说,在他脑子里有许多科幻故事,要将这些科幻故事搬出来很容易。但这些故事搬出来后,能不能影林匡却很难说。
对从小看《科幻世界》长大,熟读阿西莫夫、海因莱因等大师做的许望秋来说,林匡所谓的科幻小说根本不算科幻,只能算是玄幻。如果说林匡是科幻小说大师,那我吃西红柿也是,那《吞噬星空》就是科幻鸿篇巨制。在他看来,林匡的科幻小说之所以能火,不是他的小说有多好,而是香江和内地没有科幻。
其实70年代末80年代初科幻在内地相当火的,对喜欢科幻人来说,这是一个激动人心的年代。从叶永烈1976年发表运动结束后第一篇科幻小说《石油蛋白》开始,科幻创作风起云涌。不管是《小灵通漫游未来》、《珊瑚岛上的死光》,还是科幻文学界普遍认可的《飞向人马座》,几乎都是这几年集中诞生的。
在这几年中,几乎所有的文学刊物和科学报刊都争相发表科幻作品,几乎所有的科技类出版社对科幻小说的出版都是敞开大门的。中国出版界很快形成了科幻出版“四大重镇”:北平、魔都、四川和黑龙江,集中地同步展现着中国原创科幻的水准。
不过这一切在1983年戛然而止,在1983年的“清污运动”中,科幻被定性为“精神污染”,受到直接正面的打击。上面批评科幻“散布怀疑和不信任,宣传做一个自由自在的人”、“极少数科幻小说,已经超出谈论科学的范畴,在政治上表现出不好的倾向”。
一时间,所有科幻出版部门风声鹤唳,噤若寒蝉。出版管理机关多次发文禁止刊发科幻小说,相关杂志纷纷停刊整顿,已经试刊成功的《中国科幻小说报》,申请刊号的报告再也没有下文。1983年,《科幻海洋》和《科学文艺译丛》相继停刊;1984和1986年,《科学时代》和《智慧树》先后停刊。一时间中国科幻万马齐喑,科幻杂志仅存《科学文艺》一家。最严重的时候,中国没有一个地方能够发表一篇科幻小说。
为了生存,《科幻文艺》在80年代末被迫改名为《奇想》,直到1991年才改名为《科幻世界》。也就在这一年,《科幻世界》在蓉城成功召开影响力极大的世界科幻协会WSF年会,中国科幻从此开始复苏。
许望秋相信如果不是清污运动,如果不是中国科幻被扼杀,倪匡不可能像后来那么火,因为这个时期中国科幻作家的水准相当不错。
拿叶永烈来说,1977年,叶永烈在《少年科学》上发表了小说《世界最高峰上的奇迹》,故事讲在珠穆朗玛峰北坳的某处悬崖上发现了一窝恐龙蛋,基本已成化石,但其中有一枚蛋被松脂裹住,并未石化,而保持其中软性组织的完好,科学家经过研究,发现胚胎竟然还有活性,于是想方设法,去掉松脂,将蛋孵化,孵出一只恐龙。
叶永烈这篇小说发表后不久遭到了猛烈批评,有考古学家站出来指责说,恐龙蛋是7000多万年前的产物,早已高度钙化,失去了所有的生命特征,怎么可能孵化出恐龙来?叶永烈在报纸上进行回击。两人的论战很快受到关注,并扩展为科幻小说姓“科”还是姓“文”的大论战。并直接导致在1983年的清污运动中,科幻成为重点打击对象
十多年后,叶永烈在美国观看《侏罗纪公园》,并写下文章《雪夜观恐龙》。虽然他没有提自己的小说,但心情是复杂的。因为《侏罗纪公园》是根据迈克尔-克莱顿1990年出版的同名科幻小说改编而成,《侏罗纪公园》中恐龙复活的手法同样是根据恐龙蛋中的活性物质来实现的。
两篇同样描写恐龙复活的小说,一本名满世界,在全球范围内受到追捧;一本受到批评,从此淹没在历史尘埃中,实在让人感慨万千。
许望秋觉得要是跟林匡比武侠,或者其他的,自己可能比不过。但科幻拼的是脑洞,就是十个林匡也没法和他比。不管把刘慈欣的《三体》搬出来,还是《全频段阻塞干扰》这样的短篇扩充成长篇,都可以轻松将林匡捶成渣。
只是考虑到中国科幻在未来就刘慈新、何夕他们几颗种子,要被自己提前挖了,那中国科幻就真的没有希望了。作为科幻爱好者,这种事许望秋肯定做不出来。
不过搬运老外的作品,许望秋真的一点心理压力都没有。
卢浮宫、大英博物馆有多少东西是抢来的,英国人、法国人有压力吗?
许望秋看过不少星云和雨果奖获奖的大部头,比如《火星三部曲》、《安德系列》等等。但这些大部头趣味性相对比较弱,拿出来跟林匡拼销量,真不一定能赢林匡。
林匡小说的优点是气氛营造得好,故事扣人心弦,能够吸引读者读下去。林匡也以自己的小说好看自豪,他曾经说,所谓硬科幻,就是不好看的科幻。
林匡在香江经营多年,有大票粉丝,拼销量要赢林匡并不容易。
只有脑洞和故事上都全面超过林匡,才能在这场较量中取胜。
反复权衡之后,许望秋将目标瞄准了《黑客帝国》,准备将《黑客帝国》改成小说。
《黑客帝国》故事极其精彩,而且理念极为超前,吊打林匡不成问题。
《黑客帝国》属于赛博朋克,而赛博朋克的开山之作威廉-吉布森的小说《神经浪游者》发表于1984年,也就是今年。要是自己把《黑客帝国》写出来,说不定能取代《神经浪游者》,成为赛博朋克的开山之作。
十多年后,将《黑客帝国》拍成电影,说不定还能开启中国科幻大片的新时代。
简直没有比《黑客帝国》更好的选择了。
许望秋选择《黑客帝国》还有一个原因,赛博朋克跟香江极有渊源。赛博朋克鼻祖《银翼杀手》是邵逸芙投资,赛博朋克的代表作《攻壳机动队》中的新港市更是是以香江为原型的,尽管这部影片是以动画形式呈现,却处处都可以看到香江味道浓厚的景致。
1993年春,威廉-吉布森在香江启德机场转机,偶然向着正在清拆中的九龙城寨投去一瞥,他的呼吸便立刻被这个魆黑深邃的魔窟给攫住。对其魅力念念不忘的作家将城寨的形象移植入自己的“旧金山三部曲”,塑造了经典的虚拟空间“暗城”。
赛博朋克中的社会是一个高科技和贫民窟并存社会,城市时常被描述为一个在高度的繁华外表之下腐朽而掩盖着罪恶的地方。香江恰好是这样一座城市,一边是维多利亚港的高楼大厦,另外一边是九龙城寨这样的贫民窟。由于跟赛博朋克构想的特别像,在赛博朋克群体中香江拥有特殊地位,甚至被一些人成为赛博朋克圣地。
将《黑客帝国》的故事放在香江简直是最完美的选择。
现在家用电脑是新生事物,赛博朋克也还没有诞生,香江读者能不能看懂,能不能理解赛博朋克是个问题。不过许望秋一点都不担心,他相信香江读者能看懂。
上一世读初中的时候,他在《科幻世界》上看过一篇叫《玫玫》的小说,讲一个男子和一个电脑女孩的爱情故事。那时候的他只是在学校的微机室用过dos系统,互联网、电子邮件、虚拟现实这些都是完全陌生的新概念,可这些都没有成为阅读的障碍,反而让他为之惊叹。
许望秋端起桌上的茶水,一饮而尽,在稿子上写下小说的标题“母体”。
《黑客帝国》的画面在许望秋脑海中浮现,他飞快地写道:“夜幕初临,维港灯火渐明,天边一抹紫霞余辉。维港的那一面,太平山正与钟楼日夜相望,一高一低,永远遥相厮守,一道见证着维港的一切。贝聿铭设计的中银大厦,犹如竹干节节高升的外形和钢架玻璃的结构将香江的传统气质和现代风格发挥的淋漓尽致。临海的广场上,为了迎接香江回归塑立的金色紫荆正熠熠盛开。
在城市另一面,即将拆迁的九龙城寨就像一座巨大的蜂巢,黑洞洞的窗户就像一只只张开的嘴,贪婪的吸收着城市的能量。城寨某栋大楼的三层,全副武装的飞虎队,蹑手蹑脚地……”
(https://www.xlwxww.cc/954/954584/567492888.html)
1秒记住乐文小说网:www.xlwxww.cc。手机版阅读网址:m.xlwxw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