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文小说网 > 神话战国之我是赵括完整版 > 第两百九十四章 地尽其用

第两百九十四章 地尽其用


  乐毅清理了一下身上的污秽,换了一身青色长袍,脸上有些疲惫,吩咐手下邀请庞煖入账。

  孤涂指挥大军作战的能力没办法和他比,但是个人武力还要在他之上,而且比他更加年轻。短时间内,他还能不落下风,时间长了,就有些支撑不住了。

  人最巅峰的时期也就三十到四十岁的十年。这期间,头脑、体力达到了巅峰,还拥有丰富的阅历。过了四十岁之后,虽然阅历还在增长,但是脑力和体力都在下降。超凡境武者的巅峰期虽然会有所延长,但也就多十年到二十年时间。

  乐毅早就过了这个巅峰期,如果不是孤涂强行进攻中军,他绝对不会选择和对方短兵相交。

  “望诸君气魄不减当年啊。”庞煖迈入营帐,拱手说道。

  他刚刚才知道乐毅面对的竟然是十五万匈奴军和七万朐衍军,不仅没有输,反而重创匈奴,连匈奴王骑都损失惨重。

  赵国对外虽然一直号称打戎狄能一打五,一打十,但那只是打杂兵而已,如果是面对精锐,是绝对做不到一打五的,但是乐毅打的却是匈奴精锐,率领的不过是三万赵军精锐和一些戎狄杂兵。

  “终究是年纪大了。”乐毅摆了摆手,无奈地摇头说道,“还是你这个家伙厉害,这么多年实力不仅没有下降,反而还有上升的趋势。”

  乐毅和庞煖都曾在赵武灵王账下效力,那时他们还是个毛头小子,远没有今天的名气。两人的关系说不上好,也说不上不好,只能说认识,不过随着同一时期的故友一个个逝去,原本一般的关系也变得浓厚起来。

  庞煖嘿嘿一笑,开玩笑似的说道:“没办法,你们太耀眼了,我完全比不过你们。所以只能和你们比寿命了,等到把你们全熬死了,就是老夫的天下了。”

  庞煖学的不仅是兵家之术,还和鹖冠子学过道家之术。道家包容万物,既有入世的思想,也有出世的思想,和其他学派相比,道家更讲究修身养性。

  别看庞煖现在年纪已经很大了,其实实力还在缓慢的增长,而且是什么时候死,什么时候实力才停止增长。

  按照他的话来说,等到将同辈的全部熬死了,新一辈又没有成长起来,还真不一定有人是他的对手。

  “你这个家伙真是居心不良。”乐毅指着庞煖笑骂道,“好了,不说笑了,说正事。”

  “望诸君请说。”庞煖正色道。

  “这次虽然大败匈奴,但对我赵国来说并非是一件好事。匈奴如果因此不再主动进攻,而是选择依河水防守,或者退至阴山之北,我赵国灭掉匈奴的难度将大大提升。”乐毅沉声说道。

  匈奴之前横扫草原,自信心爆棚,大有一副我老大天老二地老三的做派,几十万大军呼啸而过,想要与赵国一决雌雄,甚至要攻入中原。

  对此,赵国没有丝毫的担心,反而很是欣喜。赵国并不担心匈奴攻打自己,来多少,赵国杀多杀。就怕匈奴缩在草原上不出来。草原那么大,如果匈奴退到草原,赵国拿匈奴完全没有办法。

  打河套尚能拿出来二三十万大军,如果远征大漠,连五万大军都拿不出来,光是后勤就能将赵国活活拖死。

  在见到匈奴的时候,乐毅就想到了这个问题。但是箭在弦上不得不发,他如果不拼尽全力,死的就是自己和赵军三万将士。

  庞煖闻言,眉毛不由皱在了一起,如果匈奴真这么做,就算赵国收复全部河套,战略也输了一半,之后依然要在北方布置重兵防守,每年受到匈奴的骚扰。

  就像牛身上的牛虻一样,赶不走,打不死。

  “匈奴胆子应该不会这么小吧,他花了这么多精力,才筹集了这么多大军。这才打了一场而已。如果退往草原,之前所有努力就都白忙活了。”庞煖不确定的说道。

  “不怕一万,就怕万一。”乐毅说道。

  “那望诸君的意思是……”庞煖看向乐毅。

  “不给匈奴时间,趁匈奴还没反应过来,集中全部兵力,打败他。”乐毅一拳锤在桌子上,沉声说道。

  无论匈奴做出怎样的选择,迟早都要打决战的,既然如此,还不如提前决战。

  “大王已经从云中出发了,三天之内应该就能赶到九原。”庞煖说道。

  ……

  云中通往九原城的大道上,赵括率领大军缓缓朝着九原城移动。

  “做的不错。”赵括将刚刚收到的消息递给刘平。刘平整理收好,放入袋子中,这些都是要存档的,以备以后查询。

  邯郸传来消息,农家已经派人尝试在盐碱地种植枸杞,目前结果怎么样还不知道,不过至少枸杞没有枯死。初步来看,应该是可行的。

  白蜡树也已经找到了,就是不知道是不是赵括说的那种白蜡树,因为没有在树上发现白蜡虫。

  夏耕也已经全部种下去了,去年下半年和今年上半年赵国一直在兴修水利,改旱田为水田,这些新改的水田全部种上了水稻。

  水稻的产量要比粟高出不少,不过主要是在楚国种植,在北方只有靠近河流、湖泊,水源充足,水利设施完善的地方才能种植水稻。

  比如邺城附近,西门豹引漳水灌溉之后,亩产甚至能达到十石,已经和后世二十世纪末的产量差不多了。当然,这只是特殊地区,不能一概而论,并不能说明平均产量。

  水源不是很充足的地方则是种植粟,粟相比较水稻更加耐旱,需要的水量更少,只要不是特别干旱的地方都能种植,是人们最主要的粮食来源。

  至于再次一点的土地就是种植黍了,黍对地力的要求不高,土壤肥沃产量不会提升太多,土壤贫瘠产量也不会降低太多。战国时期黍的地位非常高,与粟并列,很多土壤不是那么肥沃的山地都是种植黍。

  中下等的田地则种植大豆,大豆不吃地力,根瘤菌还能够起到增肥的作用,不需要轮休,冬天种小麦,夏天种大豆,产量也不会有任何减少,明年还能继续种植。


  (https://www.xlwxww.cc/961/961201/10679604.html)


1秒记住乐文小说网:www.xlwxww.cc。手机版阅读网址:m.xlwxww.cc